别让居家的孩子因监护缺位受伤害
两个多月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接诊8例高空坠落、2例车祸患儿。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伟明说,本以为疫情防控期间孩子大人宅在家,意外伤害会减少,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宅家期间,收治的高空坠落受伤儿童较以往稍有增多,复工后,车祸伤又开始出现。”医院呼吁,家长在防疫的同时,也别忘了防止意外伤害,多留心孩子的安全问题(3月30日澎湃新闻)。 因为疫情,不少父母与孩子共同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长寒假”。如果最初的一段时间让父母和孩子沉浸在难得的“24小时不间断相处”中,疫情防控中后期如何做好对不能如期开学返校未成年子女的看护,却着实成了不少父母最为头疼的问题。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复工复产范围的逐渐扩大,“看孩子”和“去上班”之间的矛盾也较之前更加突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有效识别和避免危险也是孩子心智未成熟的表现。也正因如此,无论是《三字经》中的“子不教,父之过”,还是民法总则中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都将教育、看管、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放在了父母肩上。 在笔者看来,孩子受伤的原因纵有千千万万,但本质上都是因为缺失了及时有效的监护。 从道德层面说,教育管护未成年子女是为人父母的情感传承,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法律上说,因为监护责任缺失导致未成年子女受伤、被侵害,父母还可能承担一定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报道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大夫发出疑问,为何疫情防控期间孩子父母共同在家,意外伤害反而增加?一方面,孩子因为天性,长期居家隔离会让他们产生玩耍调皮的冲动,另一方面,居家惯性导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放松了对孩子的监护,未尽到应尽的看护责任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毕竟,改变孩子的天性很难,但父母或监护人做到尽职尽责看护未成年子女或被监护人并不难。 的确,特殊时期的父母在“看孩子”这件事上确实有苦难言,但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加强对未成年子女或被监护人的看管责任都不会在特殊时期被削弱,反而应当继续加强。“看孩子”这个事,与其说盯的是孩子,倒不如说磨的是父母。“父母唯其疾之忧”。虽说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受伤而承担法律责任,但责任是其次,内心的伤痛和悔恨才最为难熬。毕竟,法律永远只能给孩子最底线的保护,真正能够呵护他们成长,让他们远离伤害与危险的不二法宝还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奉献与关爱。(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人民日报]把握友好大势 谱写合作新篇
- 下一篇:高考延期,家校服务要适时跟上
相关阅读: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