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泡酒吧谁来管 家长想投诉找不到“主管部门”(3)
但该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针对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的日常管理也存在很多困难。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娱乐科只有两名执法人员,要监管全市的娱乐场所,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此外在执法取证时,也很难判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时常会遇到被检查者不配合的情形。“我们没有权力限制他的自由,所以,现在我们也经常会联合公安共享一些资源,来达到对市场的监管。” 酒吧的营业执照一般由工商部门发放,今年3月,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揭牌,整合了原来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职责。记者致电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科工作人员表示,禁止未成年人进入酒吧并对其出售酒水,这个问题因为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多,到底是哪个部门管并没有明确。该工作人员表示,保护未成年人是政府部门应该做的,如果明确管理职责,相关部门肯定会担起这个责任。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训智认为,违法卖酒给未成年人是一种市场经营行为,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过去的工商部门)的管辖范围。根据现在的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酒吧一般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职权已经整合到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专门设有综合执法机构。现如今找市场监管部门反映这类事情,市场监管部门说不归他们管,是一种推卸责任、不作为的表现,应当被问责,可以向监察部门反映。公安机关或者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接到群众举报,如果不属于其管辖,应当告知举报人哪个部门有管辖权限,不应只是说不归他们管。 前不久公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对向未成年出售烟酒的违法行为的监管处罚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由原来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改为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多次违反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在刘训智看来,这一修订,对于减少或消除未成年人饮酒问题肯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表示,解决未成年人去酒吧喝酒娱乐的问题,不能光靠执法人员,也得靠家长和学校。“如果整个社会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家长不重视,社会不关注,商家没有压力,执法机关不较真儿,法规制定得再好,也难执行到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黄小燕 来源:中国青年报(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