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工资拆分规避个税和社保,真能避掉吗?
用人单位面临处罚,职工“五险一金”等待遇受损 【焦点关注】用工资拆分规避个税和社保,真能避掉吗? “到手工资是6800元,有用人单位和劳务公司打到银行卡里的流水账单为证”“合同工资是2600元,和工资条一致,没有6800元一说”。10月15日,在沈阳市铁西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上,因单位采取了工资拆分的发放方式,电气工程师康硕和用人单位就他的实际工资争论不休。更重要的是,这事关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给予补偿金的多少。 《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为减少用工成本“绞尽脑汁”,想到用工资拆分来降低社保缴费基数,进而减少社保缴费支出,并“巧言”告知职工这是为其避税,能增加到手收入。对此,有专业人士提醒劳动者,工资拆分后,“五险一金”和经济补偿等诸多待遇受损,得不偿失。 看似少缴个税实则权益受损 2016年1月,康硕应聘到沈阳某电气设备公司从事电气设计及调试工作。当时,为了少缴个税,康硕同意了公司工资拆分的做法,即合同约定工资2600元,其余4200元由另一家劳务公司以劳务费的形式转给他。“当时觉得公司是为员工着想,没想到是给我挖了这么大的坑。” 今年8月,由于被调岗降薪,他和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主动支付1.04万元补偿金,计算标准为每月2600元工资,工作年限为4年(超过6个月按1年计算)。康硕觉得这个计算有误,于是申请劳动仲裁,便出现了文章开头这一幕。 用人单位坚称,合同里约定工资2600元,工资条和银行流水账单一致,不存在月工资6800元的说法。仲裁庭经审理后认为,2600元的月薪与电气工程师的工资严重不符,因此单位的说法不合理,裁决单位补发补偿金1.68万元。 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总和。记者了解到,合法的工资拆分是把工资总额分解为多项,方便企业统筹管理,通常拆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补助和全勤奖等。而违规的工资拆分则是将工资总额分成两份,一份明发,另一份暗给,目的在于避税和少缴社保费。 辽宁百联人才管理公司总经理郝红宾告诉记者,常见的违规拆分有4种形式:拆分成现金和银行卡发放;拆分成外包劳务公司和本公司发放;拆分成工资卡和提供发票报销发放;拆分给员工本人和家属发放。 在他看来,如此工资拆分对职工有百害无一利。对于所谓的避税,郝红宾说,监管部门发现后会重罚。拆分后,他预估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比实际降低40%~60%。而这意味着劳动者的“五险一金”等待遇受到影响。 外包滋生黑色利益链 “现在,许多公司都在做工资拆分,但我们更‘专业’,做得更隐蔽。”辽宁某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业务经理赵崎说,近几年,很多中小企业咨询工资拆分,来降低用工成本。 她曾经手过一个案例,13位员工拆分工资后,企业一年少缴了14万元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拆分的方式主要是将部分工资拆成交通费、差旅费、加油费、住宿费和办公用品费等报销方式发放。还有一家企业选择将60%的工资发放到员工父母卡中,并与员工父母签订劳务合同。 记者调查发现,工资拆分外包的背后暗藏着黑色利益链。赵崎透露,很多人力资源企业以收取服务费的方式为企业完善“用工账本”、工资条、劳动合同,甚至告诉职工拆分后到手的钱更多。一些企业公开打出工资拆分的广告,并称服务费根据拆分人数、难度按“节省金额”的10%收费。 “只想到缴税少、到手钱多,却没想到自身权益受损。”康硕反思说。沈阳一位有着深厚审理劳动纠纷案件经验的法官郑虹表示,大部分案件是职工因少缴个税接受拆分,事后却发现待遇受影响才维权。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挂牌成立
- 下一篇:黑客少年窃取的“数据帝国”
相关阅读:
- 宠物殡葬行业问题多 宠物墓地回避是否有资质问题 04-13
- 香港各大政团社团一致谴责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暴行 07-22
- 侵华日军“513”部队首被发现 日本老兵:主做细菌研究 06-03
- 为辖区无证摊贩开绿灯 这场街角巷落的微贪腐案尘埃落定 07-07
- 步长董事长女儿花巨资上斯坦福?董秘:以公告为准 05-03
-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03-08
- 阳泉市检察院对假酒销售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2-23
- 天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权健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2-29
- 把认罪认罚从宽作为“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实 05-30
- 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晓建被开除党籍 04-1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