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朋友圈“精装修”谨防法律风险
在电商网站上只要花几元钱,就能给社交朋友圈来一次“精装修”,打造各种“高端人设”。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用来在社交朋友圈里秀高端、晒品味、炫财富的图片和短视频,在网上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在朋友圈打造虚假的“高端人设”已悄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9月24日《工人日报》)。 据悉,花钱打造“人设”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微商从业者、有虚荣心的网友以及抱有吸引异性心理的年轻人。尽管电商网站也不乏“朋友圈展示面”“朋友圈打造”“朋友圈定位全球”等等此类生意,但是正如律师提醒,相关“人设”素材大多是从网络上盗用的他人照片、视频,存在侵权、欺诈等法律风险。即便商家有免责声明,但也不能真的免责。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对朋友圈进行“精装修”,笔者以为,对于商家而言,应该认识到其中的侵权风险。从网络下载的图片终归不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这就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一些使用他人头像的图片,还可能侵犯他人的肖像权等人格权利。诚如前述,即便店家在商品详情里发布免责声明,但这样的操作终归无法免除自身的法律责任。 而对于消费者来讲,对朋友圈进行“精装修”看似能够给自己带来一时荣光,但也须明白,一则这样的虚荣不足为道,想在社交朋友圈营造出高品质的生活状态,求关注、求点赞,终归经不起推敲;二则即便是微商靠此装点门面,同样有着侵害他人权益的风险,哪怕侥幸逃脱法律制裁,但这样的不诚信之举,对自家生意恐怕弊大于利。 更须值得警惕的是,据报道显示,在不少电商网站上,出售朋友圈照片和短视频素材的同时,商家还会附带教男生、女生通过打造朋友圈吸引异性的攻略和教程。这样的教程或许并未触犯法律规定,但笔者以为,无论是现实社交还是网络社交,都不能背离“诚信”二字。靠“精装修”来掩饰自己的本真面目,本就缺失了诚信,长远来看并无益处。 而且,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彼此间的第一印象都通过社交朋友圈获取,这虽然是事实,但是也鲜有人会根据朋友圈的豪华程度来给一个人的人品定性。尤其是,“精装修”终归会有破绽,无论是对自己的形象还是对自己的生意,多没有好处。 当然,对于此类生意,笔者以为商家应谨慎为之。比如,不少卖朋友圈素材的店家都打出了“助力微商”的口号。这样的行为终归是“助假”,不利于诚信理念的培树与弘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依法与诚信最为重要。相比较而言,人们更乐于同“实诚人”打交道,于此就更应规避做假行为。同样,更须警惕的是朋友圈“精装修”中的法律风险。(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评论:签“饮酒免责协议”真能免责吗
- 下一篇:评论:低年级取消数学“课改”岂能乱改
相关阅读: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