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AI技术配合打拐寻亲 一张童年照找到失踪19年的孩子(3)

2019-09-09 15:29来源: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2019年,正在服刑的王浩文再次被四川警方从监狱提出来,其他涉案人员也被再次抓捕,蒋晓玲表示,他们将按照漏罪处理,目前还在搜集证据中。
  寻找年龄演变中不变的细节
  这是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配合警方打拐寻亲的第一次成功运用。
  和普通人脸识别技术不同,跨年龄比对是一个公认的难点,青少年阶段人脸特征变化最大,而这些年龄跨度超过了10年的儿童,技术应用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蒋晓玲告诉新京报记者,10年时间,孩子的变化之大,可能走到身边,父母都无法认出。她印象最深的,是DNA确认后,被拐男孩小杰和亲生父母相认的画面。夫妻俩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是翻开孩子右脚裤腿,那里有一处伤疤,是小杰在被拐前被开水烫伤的。
  在看到伤疤后,夫妻俩低语着,“没错,没错”。这是不太会被时间改变的细节。对于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来说,同样的操作是,需要告诉它,一个人的面部随年龄演变时,不变的那些量是什么。比如,一个人的耳垂长得很特别,或者他的眉峰、眉骨走向不一样,再将这些转化成数学语言。
  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数学语言教导AI——“这是同一个人。”“这是这个人1岁的样子,5岁的样子,10岁的样子,30岁的样子。”“这个大人的照片,跟其他小孩子都是不像的。”
  现实条件中,照片的质量、人脸的角度、遮挡、光线都有可能对AI的判断带来影响,AI技术,需要尽量克服其他因素的影响,去获得人脸特征。蒋晓玲在收集照片时,会尽量要求家属提供正面的、相对清晰的照片,而这次比对的经验显示,一张正面的照片,比对结果比清晰的更为重要。
  鉴于四川的成功案例,2019年四五月,深圳警方将17个拐卖儿童的积案重新整理收集照片,利用AI技术在广东省的数据库进行比对。
  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反黑处打拐科袁炎良在四川这次行动前,就已经联系过多家企业,他想到既然成年人可以比对,能否尝试将儿童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相貌也进行比对,但此前的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与四川不同的是,这17起积案,他们没有找到嫌疑人,也没有孩子的明确去向,这次比对,属于盲比。“用这个技术试一试,孩子是否被拐卖在广东省内。”袁炎良也没有想到,最终能在17起积案中,比中5人,其中时间最久的,已经被拐19年时间。
  那是2000年,深圳罗湖发生一起绑架儿童案,绑匪索要赎金二十万元,随后小孩和绑匪却消失了。多年来,警察没有放弃寻找,也曾找画像专家进行跨年龄模拟画像。孩子失联时只有3岁,19年过去了,他被找到时在深圳一家餐厅当厨师。
  这是技术给打拐寻亲带来的进步。
  AI寻亲能否向全国范围推广
  四川和深圳的成功,能否将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从个案推向全国范围,这是公安部打拐办新的考虑。
  事实上,2017年3月,百度与寻亲平台“宝贝回家”开展合作,首批2万多条寻亲数据接入百度跨年龄人脸识别系统对比评测,并筛选出部分疑似案例。被拐27年的付贵成为第一例寻回的走失儿童。
  2018年,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救助寻亲网,已经上线由百度提供的“人脸对比寻亲”的功能。寻亲者通过上传走失亲人照片与站内照片进行比对,可以查询全国2000家救助站中是否有自己亲人。其中也包括跨年龄识别。
  同年底,今日头条旗下公益寻人平台“头条寻人”也正式推出“识脸寻人”功能。用户上传走失者照片,即可与头条寻人后台的走失人员数据库直接对比匹配结果。但AI寻亲要想大规模应用,对于企业来说,还有很多复杂的难题。腾讯安全管理部安全专家汤海鹏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提到,跨年龄识别技术要想大规模应用起来,复杂的不是技术,是难以落到实处却又更加触及根本的伦理道德难题,如果想在全国推广,这个过程会很长,因为涉及很多要协调的事情。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