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阜阳:中央巡视反馈的6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2)

2019-08-27 14:04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让搬走的人比在庄台上住得好,庄台上的人比过去住得好。”崔黎说,“由‘刷白墙’到解决‘丑’,多开几次群众大会,听到群众拍手鼓掌,就有劲儿了!”
  “钱还是花在点子上的好”
  记者采访的第二站是阜南县王堰镇蔡郢村,该村因“堆盆景”、在建设中搞形式主义被点名。到达蔡郢村是7月21日下午2点,炎炎烈日下,一块近3000平方米的翠竹林突然闯入视线,带来些许清凉。仔细一看,是个竹林环绕的停车场,竹制门脸上方,原来悬挂的“竹林停车场”招牌,只剩“竹林”二字。
  “这就是村里去年新建的停车场。”王堰镇党委书记朱文峰介绍,这里过去满是垃圾、污水,为追求短期效果“高大上”,村里将这块土地建成停车用地。
  蔡郢村这样一个传统农业村,全村人口7447人,建这么大的停车场,岂不浪费土地?
  今年6月上旬,蔡郢村召开群众大会,向百姓致歉,并主动听取意见;随后村里与该地原户主协商,讨论如何整改。村干部告诉记者,经讨论,现有两个方案:要么按手续报批,申请变更土地性质,满足土地原主建宅基地的要求;或征得户主同意后,将土地恢复成林地。
  记者注意到,与停车场相邻的是一个2700多平方米的广场。贫困户刘天友原住在广场未改造前的房子里。2018年,村里规划的广场需征用置换他家土地,老刘一时想不通,不愿搬。“我靠着这小卖部维持一家人生计,拆了,我怎么活?再说,我一辈子住在这,换个地方也不习惯。”村干部一次次做思想工作,并承诺搬迁后帮他免费安置住处,寻找新生计,补偿钱款或新屋,由他选,刘天友这才同意。
  不知刘天友现在是否安置妥当了?跟着村干部,记者来到老刘位于广场附近的新家。“这房子原先是村里给我租的,但总住着别人的房子,我也不安心。”刘天友笑得有些腼腆。今年7月,蔡郢村按每亩38220元的价格征收了刘万举家的老房子。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刘天友和原户主刘万举签下合同,租的房子变成了自己的房子,让老刘吃下了“定心丸”。如今,69岁的刘天友在新建的广场上做起了保洁员,一年能收入7200元。
  为解决“三保障”中基本医疗问题,蔡郢村去年6月建起了卫生室。楼房三层高,既有治疗室、观察室,又有残疾人康复室、老年人服务中心,足有630平方米,明显拔高了标准,远超实际需要。
  “针对卫生室面积过大的问题,我们正在整改。一楼保留卫生室功能,二楼用作扶贫工作站、档案室和综治调解室,三楼交由团委妇联与专业合作社使用。我们还想开辟文体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朱文峰介绍。
  与蔡郢村一样,曾经一味追求城市建设形象工程的,还有阜阳市颍州区。7月22日一早,记者就赶到了颍州区清河路、文峰路了解情况。
  “给我们商铺统一换门和修整地面,我觉得是好事,也支持。可你看,给我换的门这才用了不到半年就坏了,门都关不上。”上午10点左右,记者随机走访了清河路第一小学对面的几家商户,商家之一王敏指着自家门框上未钉牢的螺丝说道。
  2018年,颍州区为加强城市建设,实施清河路、颍州路等6条示范街改造,对部分小区临街立面和商铺门头进行统一粉刷、安装外窗,部分人行道尚未破损就铺装花岗岩火烧板,追求“形象工程”,华而不实。记者采访中发现,文峰路、清河路等街道临街的居民楼立面干净整洁,但走进小区内部,侧面墙面脏乱。
  据颍州区委负责同志介绍,区委区政府对照通报问题,切实整改,并特别注意防止在整改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不搞一窝蜂、一刀切:对已实施完毕的城市建设项目,强化日常管护,保持现有效果;对沿街的商业门头不再简单要求统一,而是结合商业经营特点,在总体协调的情况下体现差异;针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背街小巷、破旧道路等民生工程,未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充分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以满足基本使用功能为主,杜绝随意拔高标准。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