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记者“卧底”骚扰电话源头企业,内幕触目惊心(2)

2019-08-08 14:42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推销员会将所有被骚扰过的人分类标记:A意愿强烈、B需多次回访、R放弃。但记者查询通话记录发现,多数明确拒绝的人仍会被标记为A。 
  公司规定,只有连续拒绝三次以上、多次破口大骂、空号和停机的消费者才能标记为R,但如标记R太多,推销员就会被负责人约谈。因此,推销员从“公海”获取数据时,即使被标记了R的人,他们仍会锲而不舍地骚扰。 
  是谁卖了我们的信息 
  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巨头、银行和房产中介成了信息泄露背后的始作俑者,公民信息成了谋利手段。 
  “中邦金融”的一位中层向记者透露,公司的数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银行,特别是曾贷过款的银行客户;二是房地产中介,比如我爱我家、麦田、链家等公司的一些客户经理,拿着“资源”跳槽而来。 
  调查发现,这些个人信息的泄露程度,十分惊人。“中邦金融”提供给记者一份含有3146条个人信息的“名单”,这个名单上赫然包含了公民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房本信息等具体内容。像这样的文件,在公司内部微信群中,每天源源不断、快速流转。 
  “深海教育”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的“资源”主要来源于百度等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 
  随后,记者在百度随机检索“心理咨询师”等关键词发现,弹出内容多为培训广告。“点开这些推广信息后,你个人信息就可能直接流入培训机构的数据池中。”一位知情的推销员说。 
  为印证这位推销员的说法,记者以一家少儿培训机构的名义与百度有关方面探讨合作。对方答复,一条个人信息的“进价”约100-150元,具体需求均可订制。“可做推广引流,百度建立后台,家长填过电话信息以后,信息马上就会到您那边。”(参与采写:王阿童)(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