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社区活动让老人找到快乐

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钢矿山街道居委会党委书记兼主任安丽娟
看了这个案例之后我感到很揪心。
北京市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相伴而来的是各项老龄化问题,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一直参与北京市养老调研。
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老人350万左右。在几百万老人中,有10%左右有业务职称的,被返聘到企业或社会组织中;有5%左右的人弹琴、读书等;20%左右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会议和文体活动;还有近70%的老人在家里看孩子、收拾家务等。他们中间,有些老人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老伴去世后生活更加艰难。这些老人精神文化缺失,生活方式单一。
我从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了解到,从2014年到2019年,五年间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的,大概有120多件,犯罪类型包括:诈骗、盗窃、利用邪教破坏法律实施、故意杀人和强奸。
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首先,加大老年人法治和道德教育加强对老年人的法治教育。我国已经颁布了大量法律法规,老年人也应该不断学法、更新法律知识。
其次,重视老年人精神赡养,关爱老人,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很多家庭认为保证老人有吃有喝就行了,却忽视了老年人也需要被尊重。
第三,不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对失能、失智、失独的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认真调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广泛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形成规模性、经常性的活动。
第五,发挥老年人作用,树立典型。我们社区发掘孝亲敬老、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最美家庭”200余户,营造了促进家庭美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六,提倡发挥老年人的专长优势,从事力所能及之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第七,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依法稳妥地处理老年人犯罪案件。尽量运用刑事和解机制,能不捕的尽量不捕,能不诉的尽量不诉,能适用缓刑的尽量适用缓刑。
第八,司法机关要做好老年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针对老年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改造机关要采取宽容耐心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使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法律和道德错误,争取早日重归社会。另外更要加强对老年犯释放后的安置帮教工作。(责任编辑:刘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