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授骗财技巧 专家:不良PUA组织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2)
据了解,上述“五步陷阱”,无论对于PUA还是FPUA来说都存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角色带入和标准流程,进而实施情感控制的办法,颇受一些学员追捧。 在上述平台最新发布的学员成果中可以看到,经过FPUA导师的“指导”,“对操作男生一无所知的小白”也多次拿到了男方微信转账总共近万元。 这个平台的作者还曾发布文章《教你弄死一个男人》,阅读量多达2万条。记者注意到,其中包括用一些伤害手段和心理攻击对他人进行身心和情感打击,涉及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问题。 “小红帽”创始人孔唯唯告诉记者,在不良PUA行业中,存在一些违法的迷药甚至有害产品,使女性在不知道、不能够或者不敢反抗的情况下被诱使或强行发生性关系,涉嫌性侵、强奸等;PUA主打的“榨取技术、逆向合理化、夸大错误、推拉”等技巧,对同居伴侣进行身体、精神、性及经济方面的侵害,与反家暴法精神相违背;一些PUA课程还会发布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言论,搅乱社会秩序,且打着心理咨询师的名号却不提供相关服务。 采访中,记者发现,某些PUA组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长期活跃于线上,非常警惕。比如当记者询问某PUA网站内部情况时,此网站工作人员立刻拒绝回答。 强化网络安全监管 警惕各种洗脑言行 根据警方发布的通报,长期以来,网上的类似信息往往涉及道德层面,部分专家认为此类言论低俗,应该清理,但尚无明显违法,对发布者查处在法律适用上较为保守。不法分子采取隐晦的表达方式规避打击,有恃无恐,挑战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严重威胁到广大网民,尤其是女性网民的合法权益。 打击非法PUA,在法律上面临哪些难点? 在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看来,PUA是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问题,属于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异性交往,的确有一些技巧。但目前有些人将其专业化,甚至转化为对异性权益的侵犯,这就涉及相关法律问题。从法律层面来看,PUA有时通过类似于传销的形式进行,具有违法犯罪的性质,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也破坏了社会道德风尚。 “PUA从引入到不断发展。如果是正常的恋爱行为,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和基本礼仪,但现在成为一种技巧性较强的手段,甚至出现犯罪行为,这就急需法律加以规范。”张起淮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由于不良PUA组织涉嫌传授骗财骗色技巧,而且鼓励人们自杀,因此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学员一旦接受PUA课程进而作出违法行为,那么传授者和学员就形成共犯。如果不良PUA组织明知学员会利用这些方法去欺骗别人,还传授这些课程,那么就涉嫌诈骗罪。不良PUA不仅突破了刑事法律底线,而且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违反了社会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 “此外,不良PUA组织还发布一些低俗虚假广告,以此进行牟利。不良PUA组织对外把学习效果吹嘘得神乎其神,实际教授的可能是胡编乱造的一些所谓的心理学知识,包括一些低俗、违法的话术和骗术,涉嫌违反广告法,必须要追究这些不良PUA组织的法律责任。”朱巍说。 朱巍认为,PUA之所以比较难发现和甄别,主要是因为相关网络监管立法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网络广告,包括网络内容的监管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安全监管,能够提前发现这种违法行为。对于类似的违法行为,发现之后要通过刑事手段进行查处和惩治。 朱巍建议,打击治理不良PUA,可通过研究适用罪名作为突破口。比如学员按所学内容实施犯罪行为后,涉嫌违反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同时PUA组织可能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应当针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法律适用讨论,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