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礼金五花八门金额攀升 人情味不能变成人情债(2)
不仅如此,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人情礼金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张元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的人情礼金一般在亲属、邻居和朋友之间,后来逐渐增加了工友、同事、生产经营合作伙伴等,“这些关系主体都被纳入日常人情礼俗交往范围,导致农村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的机会大幅增加”。 不少受访者普遍反映现在“随礼”的次数相比以前增加了太多,有时一天要接连参加多个礼事活动,分别随礼,而且很多礼事是自己不情愿参加的,但考虑到今后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受影响,只能无奈参加。 传统面子隐性作祟 人情味蜕变人情债 “乡村要有人情味,但是这些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农民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韩俊在会上介绍。 既然日益攀升的人情消费已经让农民不堪重负,那么这一现象为何反而愈演愈烈? 全国农村区域发展建设委员会秘书长、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刘飞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很多人把人情礼金当成一种“面子文化”,面对人情往来时,有些贫困户也会拿出很大金额的礼金,而贫困户本身就是在经济上接受国家的赞助支持,“却又不得不用维持生活的钱去应对人情世故,被传统的面子所困扰”。 王平曾请求父亲,有些宴请可选择不参加,但父亲认为“不去不行”因为“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再说,希望给你们后辈留个好人缘”。王平父亲这样的想法在农村很有代表性。 “很多时候,这种人情礼金往来是在表达对他人的情感,增强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情感。在农村,这一点更重要。礼金的一来一回,能够更好地塑造农村社会中融洽的社会关系网络。”王平说,很多人更愿意把这项人情消费看作一种隐性“投资”,期望收回的不仅是金钱,更有金钱背后的情感和以此维持、拓展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带来的收益。人情往来不仅能完成乡土社会对道德义务层面的要求,维护自身的面子。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情往来带来纵横交错的社会资本。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村社会学会副会长朱启臻对记者说,人情礼金本是我国传统文化,是人际交往的有效渠道,但最近这些年随着观念的泛化,它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加重了人们的负担;第二,带坏了社会风气,有些地方礼金的名目很荒唐,有的地区,人每满十岁就要举办生日等庆祝活动,宴请宾客,“大家都这么做,彻底影响了风气。背离了人情礼金的初衷,完全变成一种相互敛财的途径”;第三,一些有权力的人利用人情礼金获取不正当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人情礼金已经不再具有进步的文化意义了,反而变成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所以需要整顿。”朱启臻说。 正因如此,韩俊提出,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乡村是不是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和有悖家庭伦理、社会公德的做法。 不过,刘飞翔也对记者分析,对于农村的人情礼金问题不能简单、片面地去看,因为它已经是一个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种民风是几千年乡村文化的演变。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尤其对乡村来讲,更是一个熟人社会。要看到人情的存在对过去几千年乡村发展的意义,这是一种习惯的力量,传统的力量,约定俗成的力量,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力量”。 发挥党员示范效应 引导村民民主协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