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和旅游部:对高片酬、阴阳合同等进行专项整治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 对高片酬、阴阳合同等进行专项整治 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对泛娱乐化、影视业高片酬、阴阳合同和偷逃税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2019年6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 不搞“四唯” 重视市场机制与市场需求 “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 雒树刚说。 报告显示,宣传文化部门通过市场准入、资格认定、加强监管等方式,引导和推动文化企业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重视市场机制、市场需求,但不搞唯票房、唯发行量、唯收视率、唯流量。 报告显示,中央和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金额超过600亿元。2013年至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75亿元,支持项目超过4000个。 他提到,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全国20多个省(区、市)设立由省级财政出资或宣传文化单位发起、市场化运营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引导基金。 此外,宣传文化部门还推动出台了电影、电视剧、戏曲、出版、动漫等方面的专项配套政策。 现存问题 “小”和“散”局面未彻底改观 “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质量效益,无论是对内满足人民需求还是对外扩大文化影响力,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雒树刚提到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他说,目前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还比较少,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抑制了文化消费。 “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难度较大,有的企业甚至一味迎合市场、制造文化垃圾,亟须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高质量文化供给主体提供坚定支持,不断优化供给结构。” 报告显示,与美国、韩国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影响存在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西部省(区、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国文化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还较为薄弱,正处于从政策推动到市场驱动的动力转换过程之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雒树刚说,我国文化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绝大多数是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甚至是个人工作室、个体工商户,“小”和“散”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观。 “与一般行业相比,文化企业在追求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要求更高、担子更重。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企业,高度依赖创新创意,普遍面临盈利模式不稳定、生命周期短、可持续发展难度大等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 针对高片酬、阴阳合同等问题 雒树刚提到,建立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扫黄打非”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宠物殡葬行业问题多 宠物墓地回避是否有资质问题 04-13
- 香港各大政团社团一致谴责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暴行 07-22
- 天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权健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2-29
-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03-08
- 步长董事长女儿花巨资上斯坦福?董秘:以公告为准 05-03
- 把认罪认罚从宽作为“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实 05-30
- 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晓建被开除党籍 04-16
- 阳泉市检察院对假酒销售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2-23
- 为辖区无证摊贩开绿灯 这场街角巷落的微贪腐案尘埃落定 07-07
- 侵华日军“513”部队首被发现 日本老兵:主做细菌研究 06-03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