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光明日报]垃圾处理“困”在何处

2019-06-14 14:06来源:光明日报浏览:手机版
  垃圾处理事关公益民生和城乡环境,社会关注度高,公众话题性强。作为一个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垃圾处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依然面临较多挑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同时存在,不同性质的问题复合交织,导致媒体报道和公众认识垃圾处理困境时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偏颇。客观认识我国垃圾处理困境,有助于尽快走出困境。
  首先,要客观审视我国垃圾处理取得的重要成就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起步较晚,但整体上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同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卫生填埋与焚烧发电并举、生物处理为优化节点的技术格局基本形成,专业化运营、市场化服务的商业模式基本成熟,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居环境安全保障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我国垃圾处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稀缺、居民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作为最典型的邻避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和落地越来越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垃圾经层层转包外运后非法倾倒进入长江、太湖的恶性事件。
  此外,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非法倾倒、随意堆放、无控处理、简易处理仍然比较常见,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亟待各级政府提供常态化、规范化的收运和处理服务。
  作为公益民生保障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之于城市,就好比卫生间之于家庭,社会各界在对此类设施严格要求的同时,不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值得重申的是,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国的垃圾处理,成就要充分肯定,问题也应毫不规避。
  其次,要平衡好垃圾处理当务之急与久久为功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大部分区域,垃圾处理设施能力建设、结构优化与水平提升依然是当务之急,分类减量是久久为功的慢工细活。人们常用“垃圾围城”“垃圾围村”来描述垃圾问题的严峻程度,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建设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来替代城市或村镇周边大量存在的垃圾堆放点、无控处理场、简易填埋场。事实上,我国大中城市“垃圾围城”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依靠的就是市场化机制作用下处理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行。
  有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出现“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出现垃圾处理能力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处理需求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垃圾分类,或者垃圾分类推行不得力,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垃圾分类倒逼源头减量的滞后效应非常明显,在经济增长和消费膨胀的条件下,垃圾产生量短期内不可能出现下降。同时,分类得到的各类垃圾也必须有足够的设施加以处理和利用。离开现代化、多元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城乡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都无从谈起,垃圾分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在全社会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必须将高标准的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根本依托。(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