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虚报就业、论文“放水” 高校毕业生造假何时休?(2)

2019-06-14 13:57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浏览:手机版

  徐经理认为,简历作为求职的门面,不仅彰显工作表现,更是人品的体现。“一发现查证有简历注水情况的,我们都是一票否决。” 
  莫让造假毁了毕业生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程德安教授认为,在毕业论文、求职简历、就业统计上造假,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发展、损害了学校声誉,也对全社会的风气产生不良影响。他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应着力加强诚信教育,上好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课”,为社会输送诚实守信的高质量人才。 
  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提高了毕业论文过关门槛,论文筛选流程也变得更加严格。南京某高校日前发出通知,学校将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全部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毕业论文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文字复制比在40%以上的认定为D级,不予参加答辩,论文成绩定为不及格,学生延期毕业并重修。 
  “今年的论文要求一下子就收紧了,大家为了改论文达到通宵达旦的程度。”张鹏是东北一所985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说,学校今年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统一查重,要求不能超过10%。第一次查重后,张鹏所在的班级22名同学,有6篇毕业论文查重率超标,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查重。 
  “导师直接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论文水平”“改实验数据改到吐”……随着毕业论文的过关难度提高,“翟式毕业季”也成为网络热词。有学生在网上抱怨如此严格是受“翟天临事件”影响。 
  “大学论文从严是大势所趋。”重庆一高校教务处处长告诉记者,教育部文件早已明确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这些不是“翟天临事件”后突然多出来的规矩,现在只是落实更加严格。 
  程德安建议,除了严格毕业“准出”标准,学校还应该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实习就业方面的指导,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求学再到毕业的全流程,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划定高标准线才有底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