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房地产中介“一地失信多地曝光”可借鉴推广
日前,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和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联合发布《2018年广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信用白皮书》。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广州已对3099家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及43953名从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等级为“优质”“良好”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分别有11家、14家;信用等级为“诚信”的机构共计1691家,占54.57%;全市暂无信用等级为“优质”的从业人员。同时,为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与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房地产行业不良行为名单互认项目”,对于有不良信用的从业人员,五地的中介机构都不得聘用。目前,五地已发布两批不良从业人员名单(5月21日《南方日报》)。 从广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信用白皮书显示的统计数据中,很容易得出有喜有忧的结论。喜的是,半数以上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信用等级为“诚信”,在万民逐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中介机构尚未出现一边倒的失信状态;忧的是,广州市暂无信用等级为“优质”的房地产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在诚信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警示房地产行业人员重视诚信,行业监管部门要有更多作为。 房地产中介对从业人员的门槛要求不高,谁都可以来。但房地产中介业务却既可以小打小闹,也可以做大做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时不时地影响房地产中介业务;房地产中介业务,也时不时地反作用于房地产市场及其相关政策。这意味着,无论对房地产中介业务,还是对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没有规范或规范不够都存在极大隐患,既可能影响行业信誉和发展,也会对诚信、法治的社会环境形成负面效应。 在这方面,媒体曾报道的一个房地产中介新闻,很有说服力。对上海市不具备购房资质就买不了房的限购政策,上海某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坦言这不算事儿。而户口在上海市松江区,30多岁的房屋中介公司小王,为了帮客户买房,居然结了4次婚,其中岁数最大的客户有70多岁。这一个案,说明必须从严规范房地产中介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对唯利是图、对诚信和法制毫无敬畏的从业人员,必须动真碰硬。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五地的房地产中介协会共同发起的“房地产行业不良行为名单互认项目”。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的信用等级状况,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中介的行业信誉。“一地失信五地曝光”,对房地产中介及从业人员是约束,更是预警。这对纯洁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队伍,很有意义。 规范房地产中介业务,引导和激发从业人员守信守法,可以有更多作为。吃透地方政策,摸准政策的底,是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熟练操作的前提,但与现行政策巧妙周旋或对峙,即使不违法也可能存在诚信和职业道德缺失。为了谋利,房地产中介企业及从业人员不能肆无忌惮,不择手段。当然,监管部门要及时给政策打“补丁”,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不无动于衷,借鉴推广“一地失信多地曝光”举措等,合力而为,房地产中介行业方值得期待。(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