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保障房、棚改等领域成微腐败高发区 大数据反腐显成效

2019-05-21 12:35来源:经济参考报浏览:手机版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浙江、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调研获悉,当地纪委公开案例显示,近年来,公房出租、危房改造、拆迁安置房、棚改等成住房领域“微腐败”高发区,不少基层干部借权力之便“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基层群众和业内专家建议,加大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反腐力度,强化公开透明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狠抓日常督导。 
  “好处费”“关照费”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住房领域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蚕食人民利益的基层“蚁害”也随之增加。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地方,公房租赁管理十分混乱,除了招投标暗箱操作外,有的地方领导走“人情”,将公房免费或低价租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且大多租期较长;此外,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将公房租赁金额依法上交国库,而是存入私设的“小金库”,供非正当开支使用。 
  除虚报冒领住房补贴、挪用补偿款等涉腐惯用手段外,在住房建设过程中,层层转包、垄断建材供应、以“好处费”“关照费”等说辞明着受贿、索贿等也成为基层干部蚕食群众利益的变种。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干部趁机捞取建材回扣,形成建筑行业物资采购中的“五舍五求”怪象,即:物资质量“舍优求劣”,供货单位“舍大求小”,路途“舍近求远”,价格“舍廉求贵”,最终“舍公求私”。 
  有的基层干部暗中参股保障房工程建设项目,还有的让自己的亲属承接工程,通过转包赚取高额转包费,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实际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不足,住房施工过程偷工减料,质量低劣。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西村村委会原主任程立强,利用职务之便插手王西村村民公寓式住宅(一期)工程项目建材供应。在监管施工过程中,先后索取和收受贿赂240余万元。“忙我帮了,接下来你们看着办!”在程立强的威慑之下,承包商不仅向其支付“好处费”,更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在其亲属处采购建材。 
  利用职权“移花接木”“优亲厚友”,是住房领域基层涉腐干部的惯用套路。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周家镇车家村村委会原主任车祝之利用职务便利,将其儿子车某不符合危房改造标准的房子纳入申报名单,骗取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2500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原县委书记封殿辉违规插手棚改工程项目,让和自己关系近的外地人搞开发建设,借机谋取巨额利益,造成2014年至2015年期间哈尔滨市延寿县泓泰康城等3个棚改项目接连“烂尾”,近200户居民不能如期回迁,极大地损害了群众利益。 
  利用自己的权力插手住房工程建设,帮助开发商盈利,吞噬的不仅是巨额“回扣”,更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其危害不言自明。 
  监督机制不健全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在住房领域暴露出来的“微腐败”案件中,很多涉事干部“位低权轻”,在基层只负责某一件事、某一个环节。但他们大多能够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位于人、财、物的直接管理环节,为滋生“微腐败”提供了便利。 
  一些领导干部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地位低,不起眼”,不但觉得破点小格不算什么,甚至觉得“反正群众不了解政策”。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