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现”后生邪念
被告人发现一些微信密码设置简单,于是破解并登录,从绑定的银行卡中偷钱,并冒充微信所有人向其微信好友“借钱”,构成盗窃罪和诈骗罪
庭审现场
秘密登录他人微信账号,窃取微信账号绑定的银行卡内3.9万余元;冒充被盗微信账号所有人,向微信好友“借钱”,骗取7.4万余元。经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19年4月28日,北京市怀柔区法院一审以盗窃罪、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常帅帅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1.2万元。
突发奇想破解密码
常帅帅是一名厨师,有稳定工作和不错经济收入,平时没什么特殊爱好,像其他90后一样,喜欢上上网、玩玩网络游戏。
一次登录微信时,常帅帅突发奇想:自己当初为了方便,将微信密码设置得特别简单,他人很容易破解,那会不会别人也这样设置密码呢?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常帅帅用弟弟的微信做起了“试验”。他用弟弟的微信号作为账号,输入自己的简易密码,结果竟然真的登录了弟弟的微信号。初次尝试成功,让常帅帅很兴奋。之后,他发现弟弟并没有任何察觉。
2018年5月,常帅帅离开北京市丰台区原来的工作地点,来到了怀柔区。工作闲暇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小发现”,抱着再次验证的目的,他将原来的同事葛某作为“被试”对象,结果用同样的方法成功登录葛某的微信,然后成功破解葛某的微信支付密码,从其微信钱包转账900元。
随后,葛某虽然发现微信钱包失窃,却不知原因,加之丢失金额较少,便没有深究。这次“成功”,让常帅帅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从此陷入自己的财富幻想难以自拔。
从他人微信账户偷钱
不久,常帅帅迷恋上一款网络赌博游戏,很快输光了所有积蓄。2018年年底,为赚回赌博本金,常帅帅决定用自己的“小发现”去撬开“财富之门”。深思熟虑之后,他认为将陌生微信好友作为盗窃对象最安全。于是,他开始对微信好友列表中的陌生账号逐个尝试。
有些账号能登录上去,但由于主人设置了保护措施,转账并不能实现。比如他用小商(化名)的微信账户向自己转账时,微信提示转账异常,盗窃行为被迫中止。但常帅帅并没有放弃,为防止被害人修改密码,他想起了一个随时登录他人微信的方法——将被盗微信账号绑定为自己的手机号码。绑定成功后,为防止被害人起疑心,常帅帅没有立刻下手。三天之后,常帅帅悄悄登录小商的微信,从其微信绑定的银行卡进行三次转账,共计3.7万余元。
当时,睡梦中的小商被自己手机短信提示音惊醒,她拿起手机一看,是三条银行扣款的短信提示。自己刚才明明在睡觉,怎么可能有消费行为呢?小商想起,自己三天前登录微信的时候曾经收到一个账号存在被盗风险提示,但未引起她足够注意。
另一名被害人张心(化名)则较为警惕,当常帅帅从其微信转出1000元时,他立即对微信钱包申请了支付冻结,避免了更大损失。
假冒身份从他人微信好友圈骗钱
盗窃已经不能满足常帅帅的贪欲,他开始了下一个计划——冒用被盗微信实施诈骗。为摸清小商和张心的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和聊天特点,常帅帅多次登录二人微信,查看微信好友列表,翻看聊天记录,查看收藏的重要信息,做足了前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