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虚构的"种草",是污染购物环境的"毒草"(2)
对于刷单、虚构用户体验这类商业作弊行为,近年来相关法律体系一直在不断完善。但如何让法律对接现实,真正形成对作弊者的真实威慑和约束,还需要打通执行关。当然,平台方首当其责,建立有效的防作弊机制,应纳入平台建设的必要成本中去。媒体曝光后,监管部门应及时跟进。 □任然(媒体人)(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