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校园送礼风为何难刹住 "送了没个完,不送没个底"

2019-04-15 14:37来源:半月谈浏览:手机版
  导读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家长送礼、老师收礼的现象仍难禁止,且送礼风在一些“名校”更为突出,一些家长送礼数额一次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某些家长表示“送了没个完,不送没个底”。 
  如何建立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受访专家建议,应尽快引导家长转变观念,缓解教育焦虑情绪,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对“师腐”惩治力度,为孩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 
  送礼收礼,屡禁难止 
  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各地教育部门一直保持关注,并采取多种措施惩戒违规行为。 
  去年8月至12月,黑龙江省开展师德师风集中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有偿补课、收受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共查处43人,其中包含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2起。如某市第一中学6名教师因违规收受学生赠送的面值1000元购物卡各一张,受到警告处分。 
  去年11月,哈尔滨市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成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组。 
  一些地区还组织面向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尽管如此,仍有家长反映,送礼、收礼之风屡禁难止。一些家长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每年至少给老师送礼两三次,包括教师节、妇女节(恰逢学期开学)和春节前后,每次金额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名家长说,儿子读幼儿园期间,她每个学期都要给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每人500元红包,一年加起来就是3000元。 
  有家长称平常也要时不时向老师“表示”一下。除了红包,家长还会送化妆品、手机等礼品,还有家长给教师及家人报团出国旅游。 
  一名家长说,自己一次给班主任5000元,“如果少了,一是拿不出手,二是起不到作用,都是为了孩子,既然给就给到位”。另有家长表示:“自己给老师送礼快送不起了,每年开学都得想着给老师送红包,作为工薪阶层,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四千元,再给老师包个红包,一个月的工资就快没了。” 
  有家长向记者反映,比起给老师送礼,老师不收礼或者选择性收礼,更让他们“闹心”。一名家长称,每次他给儿子所在幼儿园的老师送礼,老师都不收。而他询问后发现,其他家长的红包老师都收了,这让他感到焦虑,“担心孩子被疏远、忽视”。
   “一个给,大家都给;一年给,年年都给”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送礼在一些“名校”较多,普通学校则相对较少。送礼导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具有功利性,家长之间也进行攀比,陷入一种“送了没个完,不送没个底”的恶性循环。 
  给老师送礼之风为何难刹?一些家长说,老师确实辛苦,周末、过节还要在群里解答问题,送点礼表达下自己的谢意;老师收了礼,就会对孩子更上心,能为孩子换取到更多关照和锻炼的机会;礼送得越多,能为孩子换来的“实惠”就越多。 
  “一个给,大家都给;一年给,年年都给。” 
  一名家长说,“老师收礼,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部分家长‘惯’的,是把社会上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模式带到了校园。” 
  还有家长表示,在送礼问题上,有老师会向家长进行诱导或暗示。一名家长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儿子上学后受到老师冷落,他跟身边朋友交流后分析认为,很大可能是因为别的家长都送礼了,而自己没送。“家长给了钱,孩子在老师眼里就会变成‘好孩子’;不给钱,孩子就会时不时受到批评,家长也会接到老师的电话,语气中流露出对孩子的厌恶。”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