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农系列谈①】曾衍德: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助力质量兴农
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助力质量兴农 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是通过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联农带农紧密的经营方式。《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引入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理念,提出“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是从现代种养、加工流通、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全产业链融合角度,集群成链,全链统筹,构建全程质量监管体系,助力质量兴农。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应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第一,培育经营主体带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助力质量兴农。《规划》要求到2022年规模以上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及订单拥有率达到65%,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低碳低耗循化高效的绿色加工体系。为此,必须积极培育融合主体。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壮大融合骨干力量。扶持一批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村产业融合体,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一起闯市场、提质量、创品牌,把就业岗位留在农村、增值收益留给农民。二是发展农民合作社增加融合主体。培育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探索发展公司化合作社,支持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联合向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拓展,以自营或者与龙头企业联营,扩品种、提质量、创品牌,让农户分享更多增值收益。三是构建产业化联合体扩大融合范围。支持发展行政区域范围大型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发展产业园区内中型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发展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组成小型产业化联合体,发挥各主体优势,提高农户参与度,以联合体的方式提升产品质量。 第二,打造平台载体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助力质量兴农。《规划》要求,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产业园、工业园,打造升级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先导区建设。为此,必须打造融合载体。一是建设产业园区推进融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设施、装备等向园区聚集,建设一批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的产业融合示范园,认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二是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推进融合。立足镇(乡)产业基础,创建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经济圈,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三是打造产业集群推进融合。支持各地发展乡村产业园,催生一批名企、名品、名家,打造一批小众类、中高端、精致化的乡村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和园区,成为乡村各类市场主体降低成本、抱团发展、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形成百亿级产业融合集群,共促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第三,培育创新创业动能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助力质量兴农。《规划》要求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培育百县千乡万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建设300个国家农业存创新创业园区(基地)。为此,必须培育创新创业动能。一是培育创新创业群体扩大融合新生力量。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和本乡“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到乡村创新创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到县城和中心镇就业创业。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融合新的支撑。举办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宣传推介创新创业带头人、优秀乡村企业家典型和典型县。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和实训孵化基地,努力营造激情涌现、活力迸发的氛围,共促农村产业融合。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