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新华时评:力破执行难,“基本解决”是新起点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力破执行难,“基本解决”是新起点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振奋——三年来,人民法院全力攻坚,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5万件,执结1936.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5%、105.1%和71.2%。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上的“拦路石”正被移除。“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法院的判决得到有效执行,司法公正和权威才能更好地得到彰显。破解执行难,是一场关乎民心民愿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关乎公平正义的保卫战。 从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到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意见,基本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从与公安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信息联网,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到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从着力解决财产变现难题,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到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罪犯1.3万人,拘留失信被执行人50.6万人次……三年来,人民法院全力攻坚,执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执行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破解执行难敢于动真格、出实招,“老赖”自然不敢再肆意妄为。不过,看到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党中央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从“基本”到“切实”之间,执行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不能执行的判决,如同白纸一张。力破执行难,“基本解决”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避免执行难问题反弹?如何形成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更强合力?如何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这个更高目标?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破解。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人民法院仍须继续强化部门联动,健全综合治理格局;仍须进一步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完善联合信用惩戒体系,严厉打击拒执行为;仍须更多通过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借助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多“答题”的科技支撑…… 一鼓作气、一以贯之,才能进一步解决好执行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聚焦两高报告十大法治亮点
- 下一篇:周强再谈张文中案!
相关阅读:
- 香港各大政团社团一致谴责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暴行 07-22
- 步长董事长女儿花巨资上斯坦福?董秘:以公告为准 05-03
- 为辖区无证摊贩开绿灯 这场街角巷落的微贪腐案尘埃落定 07-07
- 天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权健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2-29
-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03-08
- 宠物殡葬行业问题多 宠物墓地回避是否有资质问题 04-13
- 阳泉市检察院对假酒销售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2-23
- 侵华日军“513”部队首被发现 日本老兵:主做细菌研究 06-03
- 把认罪认罚从宽作为“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实 05-30
- 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晓建被开除党籍 04-1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