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免费发放的化肥一包收30元 村委变卖获利2万余元

2018-12-21 13:29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浏览:手机版
  惠农化肥岂容"搭车收费"
  “其实,我心里一直都明白,惠农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困难。但我却为私利而动了歪念,让惠农政策变了味,受到处分是我罪有应得……”面对区纪工委工作人员的回访,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清风乡汪家桥村原文书汪鹏道出了自己的忏悔。
  国家的惠农项目和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然而,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却因做不到守心不出错,守行不走偏,微腐微贪,雁过拔毛,这起借着免费化肥发放而“搭车收费”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
  政策变样 惠农化肥竟收费?
  2017年春节前夕,成都市高新区纪工委接到清风乡汪家桥村村民举报,反映在该村从简阳市划归到成都高新区之前,有关部门明明承诺免费提供的复合肥,但汪家桥村村民却交了钱。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高新区纪工委立即前往汪家桥村展开调查。
  走访中,调查组了解到近几年村上确实有过发放化肥的事情,而该村村民在领取时都以每包30块钱的价格支付了费用。
  根据简阳市财政局和农业局2015年9月联合下发的文件显示,为了开展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简阳市对符合生产种植要求的村乡镇进行肥料和种子支持。分配表上清晰的显示汪家桥村正是清风乡参与该项目的三个村之一。
  这样看来,免费发放化肥的惠农政策确实符合,汪家桥村也符合享受政策的条件。但是为何村民要花钱才能领到免费化肥?化肥分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雁过拔毛 补贴进了小金库
  据清风乡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小林介绍,项目实际2016年才开始执行,在此之前的肥料需要收费,而项目开始后则只收取运输过程中的转运费和卸货费。
  于是,调查组又前往汪家桥村委会了解情况,“请将2016年发放化肥的台账给我们看一下。”调查组找到该村管账的村文书汪鹏展开细致盘问。
  “换过好几次办公室,16年的账早就找不到了。”汪鹏推说时间久远,已无法提供。对于收费问题,汪鹏则一口咬定,2016年并没有收过费,仅2015年的旧肥料每包收取了60元。
  事实真的如此吗?调查组又走访了汪家桥村五组原组长钟某和沱江复合肥厂某唐姓工作人员。
  钟某说道,“原来项目化肥由村统一分配,按照要求,每袋收费30元,收取的钱都交回村委会了,至于具体去向,我就不清楚了”。而唐姓工作人员则表示,复合肥厂并未收取村民费用,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
  随后,调查组拿出从钟某处取得的证词向汪鹏求证。汪鹏的双手微微发颤,迟疑地回答:“不可能,应该是他记错了。”
  然而,调查人员丝毫没有给他喘气抵赖的机会,拿出了从钟某处取得的一份收据向汪鹏求证。该收据显示:2016年,蔡光金3包,每包30元,共计90元。
  当这份白纸黑字的证据摆在面前时,汪鹏脸色顿时变得煞白,最终承认了变卖免费化肥的事实。“确实是收钱了。”汪某交代,由于未进行广泛宣传,绝大部分村民并不了解免费化肥发放政策,于是,他便决定将免费化肥以30元每袋的变卖用于解决村上“不好报销”的开支。经查,2015年至2016年,汪家桥村参与政府惠农补助项目4个,领取免费补助配方肥共计24.95吨,变卖所得22380元,销售全部收入进入汪家桥村村委会的“小金库”。
  追究到底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