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对“借卡倒药”案应全链条反思
宋某、姜某是一对夫妻,他们以每月向每人支付1500元使用费的价格,从被告人孙某等四人处借得四人的工伤证、医保卡,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间,他们多次在北京的医院开医保报销药品,并将上述药品低价卖出,涉案金额44万余元。法院认定此行为构成诈骗罪,一审分别判处宋某和姜某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10万元。(12月19日《新京报》) 这起案件值得关注的,除了案件本身,还有案件所代表的一种现象。正如该案的主审法官在案件宣判后的总结所言,从该案中可以看出,在倒药者的背后,是一条有关医保的黑色产业链。法院也将在判决生效后,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对社保医保部门发出相关建议。这说明,此案在依法给予几名倒药者以相应惩罚的同时,还应该对“借卡倒药”的整个链条进行反思。 这起案件之所以被发现,得归功于医院。宋某开始去领药时很顺利。医院只检查工伤证和医保卡,不检查身份证。此后医院核对领药者的身份证时,姜某被发现并被抓获。发现问题的医生工作责任心强,但也暴露出前面的医生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工伤人员领取医保药品时,须出示工伤证、医保卡和身份证,且须本人到场。但在现实诊疗中,不认真核对医保卡和其他证件,甚至根据患者要求开药,这类现象比较常见,让借卡开药成为可能。 把药开到手后,找到销路才能变现。在很多医院,收药的小广告随处可见,药贩子表现得十分活跃,有些交易黑市十分红火,在一些地方,还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二手药倒卖市场。这些药看似便宜,但为之买单的却是医保基金。并且,近年来医保部门加大了医疗保障力度,药品报销范围和报销率大幅提升,在广大民众获得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阴暗的一面,由于倒手卖药的利润增大,并形成了一个地下倒药产业。假如药贩子没有得到有效管制,“借卡倒药”现象仍会屡禁不止。 更要看到,药品电子监管码是追溯药品来源和流向的重要信息源,但在当前,药品电子监管码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还没有普及到包括医保药品在内的所有药品。此外,查验电子监管码的习惯尚未养成,发现药品来路存疑就拒绝使用的自觉性还很稀缺。为此,国家食药监局于不久前还印发了《关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方能堵住非正常的药品流通渠道。 “借卡倒药”黑色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漏洞,只要一处漏洞没有堵上,倒卖医保目录药品的黑市就难以禁绝。个案需要依法处理,但现象更需要加以反思,甚至这方面也需要“三医”联动,药品生产与流通企业、医院、医保部门等,都应针对倒卖药品现象出台针对性防控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