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钱江晚报]苏州地铁2元进站,较真推动进步

2018-12-17 14:23来源:钱江晚报浏览:手机版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表态:2019年12月31日前,苏州将对此前的票务规则进行修改,并同步实施,将施行最低票价限制余额的刷卡进站标准,也就是说,苏州人只要交通卡里有2元就能进站乘车了。而此前苏州地铁都是按照最高票价限制原则:比如一号线全程票价为8元,持市民卡享受9.5折优惠,低于7.6元就刷不进闸道了。哪怕你只乘坐一站,只需要2元。这样一个明显不合理的规定,从2012年地铁开通一直如此,但是苏州大学学生吴同学接连两次遭遇后诉诸了法律,并且还取得了胜诉。吴同学为广大苏州市民争取到了合理的票务规定。
  近年来不乏这样的例子。乘坐高铁禁烟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绿皮车难道就可以例外吗?去年8月,一名准大一新生李颖就因为绿皮车上的烟味,起诉了哈尔滨铁路局。法院判决哈尔滨铁路局30天内在K1301次车上取消吸烟区,拆除烟具。李同学的一次诉讼推动了绿皮车禁烟史。
  还有,车辆年检到底能不能与交通违法处理进行“捆绑”?长沙市民唐先生就状告了车管所,认为车管所将车辆年检与交通违法处理“捆绑”属于违法。近日湖南省高院作出最终裁定,认定车管所违法。
  地铁余额支付不足看起来是非常小的事,但是当你明明有乘车权利却被不合理的门槛拒之门外时,面对的其实就是公共服务的傲慢。余额不足完全可以出站前补交,控制末端可以搞定这是常识,但是苏州地铁却选择了简单粗暴的约束方式,而且里面还夹杂着利益,储值卡多些余额怎么都是对公司方的利好。六七年来,无数人遭遇过,不是这位“较真”的吴同学,不知道还要延续多久?
  每一次的“较真”,都是以个案获取法律支持来改变,或者推动改变一个不合理的现象、规定,侵权的行为。这样的较真,是权利意识的体现。
  “较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风险,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就总结过:当前中国维权成本高于维权收益,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写《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龙应台,言辞相当激愤,但是她在教育儿子时,也把问题抛给孩子自己去思考:维权需要时间等很大成本,你需要权衡之后再行事。
  如果维权仅仅停留在个人纠纷,个人消费纠纷层面,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诉讼成本确实值得斟酌,但是为了改变一个不合理的规则,为了推动一个城市提升公共服务,为了广大市民的权益,高度就不一样。吴同学愤而起诉,胜诉后放弃其他任何诉求,只要求改变不合理的规则,而且她确实做到了,非常值得点赞。
  为了审理好本案,苏州中院对全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卡(市民卡)展开广泛而又深入地调研,还查阅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制服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文件,做出了这样的判决,也是法制精神的彰显。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很多问题并不是一场官司的胜诉就能解决的。比如车辆年检捆绑罚款。年检和罚款本来丁是丁,卯是卯,催缴罚款交警应该用别的手段。但是各地车主胜诉官司的消息不断传来,本身就说明还没有改变,各地车管所照样或明或暗在用年检在进行约束。这样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较真者”打官司来推动,至少能让大家从概念上明辨法律界定,从而敢于理直气壮主张权益,进而推动职能部门、公共市政企业吸取教训,主动防范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利用更先进科学的手段,重新进行制度建设、程序设计和安排。(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