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揭秘传销组织骗局:第一课是洗脑 吃馒头要说吃鲍鱼(4)

2018-12-05 12:49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该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刘磊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以往传销案件的被告人多是组织的低层人员,多构成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等,能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高级别成员很少,而该案的证据达到了相关定罪标准。 
  案件一审告一段落,不过,在安次区政法委有关负责人看来,这离最理想的局面仍差“最后一公里”。 
  为了解救受骗大学生,这名负责人曾亲赴“打传”前线。他与受骗者谈了一晚上,第二天,一部分大学生才联系了家里,有的则推称老家村里没电话,“本来最理想的局面,是解救时所有人都能有家里联系他们,把他们接回家”。 
  最终,家里能接的毕业生,接回去了;不能接的,受骗者自己买票回家了;实在没钱,安次区打击传销办公室先出钱买了车票,再把时间、车次告诉对方家里。 
  一些受骗大学生不愿回家的理由,令人唏嘘:有的人沉沦于男女混住,不愿回归正常生活;有的人家境贫寒,2900元对其分量很重,总是不甘心;有的人做着发财梦,想继续坑害别人。前述负责人将此问题总结为“打而不散,遣而不返”。 
  每当这时,安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传中队队长武斌常跟受骗者谈心,“我跟他们说,你去打工,能赚三四千元,你在这待一个月,反而要掏钱,吃的还很脏,十几个人住一个屋子,甚至不让你出去。如果正常打工,肯定不会被限制自由”。 
  “人不可能一夜暴富。”武斌说,谈心基本是“一对一”进行,否则人一多,受骗者就可能听不进去。一个窝点十几人,有时上午解救,要到下午或晚上才能挨个谈完。 
  今年的情况已好了不少。多名受访人士回忆,过去,一些受骗者认为解救人员是“砸了他的生意”,甚至说解救人员才是骗子,有的受骗者则嘴上说不做了,也看着他上火车了,但半路却又折返回来。 
  事实上,面对传销,安次区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安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局长王玉江介绍,该区抽调了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力量,成立了一只专门的打传队伍,并组织小区、村庄进行反传销的大量宣传。 
  “宣传了群众就知道,传销人员和普通人有不一样的举动。线索也会及时告诉相关部门。”武斌分析,比如,多是群居,一个屋子住十几个人,而当地普通租房通常是一两人或一家人住;和人聊天说话,喜欢介绍所谓产品,眼神和举动也与常人不同。 
  保护年轻人更成了十分要紧的事情。安次区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安次区辖区集中了廊坊市多所高校,为此,他们组织大量人力进高校宣传,提示毕业生莫误入传销,把预防针打在学生走出校门之前。 
  本报河北廊坊12月4日电 (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