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减贫脱贫:“靶向”出击拔穷根(2)
“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00多个,家庭农场1500多个。 “我们建成了道真药业园区、正安吉他产业园区、务川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赤水石斛、桐梓方竹、务川山羊、湄潭翠芽、凤冈富硒茶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茶叶、辣椒、中药材、食用菌和生态家禽等五大扶贫主导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产业扶贫项目建立连接机制的扶贫人口达到30多万。”遵义市副市长廖海泉说。 产业撬动一个地方经济腾飞,带动一方群众就业和增收致富。看一组数据就得知:2017年,遵义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130元,贫困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647元。 踩准“跳蹬”上岸,避免好心办错事 “发展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只有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才能让农村群众的钱包加快满起来、持续鼓下去。”采访中,廖海泉说,遵义市以调减低效籽粒玉米、调高经济作物为抓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唱好“林草戏”、打好“特色牌”,大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高效农业的大发展,推动产业扶贫的实效性。 遵循这一理念,遵义市在市级层面上重点培育发展茶叶、辣椒、竹子、生态养殖、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绿色“稻+”等特色产业。县级层面上,按照“一县一主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思路,明确“一长两短”扶贫产业全覆盖(每户贫困群众发展一个长线主导产业、两个短线增收特色产业),坚持长在山上、短在耕地、立体种养、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产业扶贫这场硬仗,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客观面临诸多现实风险,容易出现好种(养)不好卖、质优价不优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好心办错事,伤农民群众的心。其如同过河,须踩准‘跳蹬’,避免掉到河里。”遵义市农委主任任云忠说。 为最大限度规避产业发展风险,提振群众信心,遵义市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改善灌溉条件、推广生物防治、推行“四种”(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工程、提升农技服务、开展全员培训、完善利益联结、扩大农业保险等措施,全力避免技术和自然风险,防控规避市场风险。 种的好,还要卖的好。遵义市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通过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农展会,推进遵品入沪、入渝,抱团抢滩外地市场,推动遵义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目前累计已发展订单农业300多万亩。 绿水青山、纤尘不染,绿色产品风行天下。今年5月,遵义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等特色产品直销上海。一片片清香四溢的茶叶,进一步拉近了山海相隔间两地的距离,为两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财气、商气,激活了遵义农产品销售、展现遵义魅力的一池春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遵品入沪”等扶贫协作模式开启了扶贫创新新未来。 产业扶贫不走“独木桥”,不唱“独角戏”。遵义市通过建设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多业态发展等模式,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桐梓县马鬃乡红苗客栈名扬川渝、九坝镇避暑旅游地产经济一路凯歌、杉坪村群众种花当饭吃,务川县研学旅游带动一方发展的探索,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今天的遵义,青山藏不住、红绿正芳华。 破立并举,输入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