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评论:给猪“刷脸”是搅局还是重构?(2)
其实这些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为了提高养猪生产效率,智能化技术在一些现代猪场早有应用,他们很清楚养猪的成败与否取决于育种、饲料、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而互联网或者所谓猪脸识别,仅仅是管理水平提升的辅助化手段,仅靠它就能养好猪、吃好肉是很不现实的。猪肉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差距,猪肉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痛点,不是单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就能轻易解决的。 让猪场智能化是趋势,但智能化不是万能的,毕竟猪是一个具有生物性的动物,随着每天长大都要吃喝拉撒,智能化解决不了粪肥,疫病也不会因为智能化设备就消失。真心养猪的人都知道,养猪业既是技术活也是市场活,更是民生活,只有充分认识猪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才能把猪养好。在环保压力下,目前来看性价比最好的还是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模式。 目前我国养猪业的痛点是市场而不是技术,是数据而不是概念,不从育种、品质和特色上调整养猪业的结构,为消费者真正提供风味特色的安全猪肉,仅从改善养猪的辅助设备上下功夫,让消费者感觉似乎“刷脸”的猪就是安全的,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做法。需要注意的是,眼前有些养猪企业在众多新概念的影响下盲目拉高硬件水平,将养猪以来多年的积累变成了设备和设施,给行业造成额外的负担。作为传统行业,我们既要敢于勇于拥抱互联网、高科技,更要善于精于做强行业自身优势和特点,方能在巨变的时代大潮中更好更高质量地赢得发展先机。(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