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吉林社保政策被钻空子:六七百职工遭诈骗5000万(4)

2018-11-26 10:15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浏览:手机版

  政策执行之初,申请人身份认定主要根据历史资料核实,比如职工名册、工资台账、会计记账凭证、工作证、劳动力调配证、企业集资凭证、个人借款借据、奖状、照片,或者申请参保人员的配偶、子女和直系亲属档案记载等各类历史实物证据。
  但对很多申请人来说,出示这些资料非常困难。尤其对厂办大集体而言,诞生之处是为了解决国企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在用工时手续极其简略,有的只是签个字就入职,更谈不上档案管理。
  因档案丢失而无法申请社保的人过多,一度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后来,在现实操作层面,审核的条件被放宽,比如由同事证明身份,甚至申请人在厂门口的照片等也可以当作申报材料。
  由于手续简单,审核粗糙,很快出现了伪造厂办大集体工人或五七家属工身份进行参保的情况,途径就是制造假证明、工资条,以及假花名册等。“挂靠”生意由此产生。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因历史原因形成的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是好事,但在过程中被钻了空子。
  张依群指出,当时,一百个人的厂子最后却解决了四五百人的社保,对财政造成了很大负担。因此,这个政策于2014年被取消。
  有接近刘沁一的人士称,正是从2011年左右开始,刘沁一等人利用了上述政策的漏洞,开始组建一个由众多中间人组成的代办社保网络。2014年之前,即上述政策存续期间,由于制度的漏洞很大,代办社保的成功率很高。但在上述政策被取消,新的社保政策出现后,政策的漏洞收窄,社保代办的难度增加,代办社保于是从以前“骗政府的钱”,转向“骗委托人的钱”。
  扩面
  吉林省新的社保政策被称为“93号文”,从2015年11月开始施行。该政策规定,男40周岁及以上、女35周岁及以上的未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并一次性缴费,分为参保地当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0%、80%、60%三个档次。
  这一次,社保的覆盖范围从厂办大集体职工、“五七家属工”等特殊群体,扩展为所有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
  在吉林市,2016年5月,该市社保局进一步开展 “扩面征缴双百日”活动,规定只要有本市常住户口,无论户籍是城镇还是农村,只要一次性缴8.7万元,次月就可以享受每月七八百元的养老金。
  该政策分门别类地对自由职业者、大学毕业生、农民等不同群体,采取超常规的扩面有效措施,政策拉动效果明显。
  截至 2016 年 12 月末,吉林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5 万人,扩面新增 2.8 万人;断保人员续保缴费 5.6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31.0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5.6 万人。
  张依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补缴是各省在中央统筹之外,自己解决自身养老金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他说,从短期来看,要解决收支矛盾,就得扩面。这不仅缓解了财政压力,也使更多人有了后续的养老保障。
  新的社保政策扩面征缴之后,代办社保网络继续以被取代的旧政策发展下线委托人。很多人在算一笔账:通过国家的政策买,要交8.7万,每月只能领七八百元;而通过中介办理,只需交6.5万,每月可以领1350元,这是个不太难的选择题。正如关凤玲告诉很多委托人的话“交更少的钱,每月开得更多”。
  在操作空间大不如前的情况下,很多中介难觅出路,就对委托人采取“拖”的办法,或者用在社保局“刷脸”等手段欺骗委托人,面对起了疑心的委托人可以在“刷脸”认证完成后再收钱。
  “刷脸”
  “刷脸”,即“人脸识别”认证方式。2016年,吉林省废除了原有的指纹认证,改为通过照相进行“吉林市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