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脱管”的托管机构亟须规范和监管
11月14日“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消息,称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12岁的陈某上周六去托管班时遭到托管机构老板刘某殴打,医院诊断结果为“轻型颅脑损伤、脑震荡、面部多处软组织挫伤”。目前,码头镇分管教育的相关部门已经叫停包括涉事托管机构在内的所有托管机构和一切活动,要求整改,并要求涉事老板积极处理此事,该垫付的医药费及时垫付。警方也表示,等孩子伤情鉴定出来后,他们会依法作出进一步处理。 将放学后的孩子交给他人看管,对于多数家庭来讲,实属无奈。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无人看管放学娃,是当前不少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部分家庭有老人可以帮忙,但囿于能力体力或精力不足,管教好孙辈,往往令老人们头疼。托管机构的诞生确实解决了孩子接送和作业辅导等难题,一些校外托管机构还逐渐衍生出课程培训、兴趣培养、寄宿、提供餐食等服务,解决了不少家庭“刚需”,也丰富了孩子课外生活。 然而,长期以来,托管机构尤其是校外托管机构,一直处在“脱管”状态,普遍存在缺乏资质、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及监管不力等问题,孩子安全难有保障,家长忧心忡忡。 现实中,部分学校或者校外培训机构在提供托管服务,若要从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衡量,由社会力量承办的托管机构显然是当前的主力军。但,很多地方对其规范管理却没有同步。笔者查阅发现,仅有个别地方明确了托管机构的开办要求,大部分地方工商部门还没有专门针对托管机构的业务内容做规范,无证经营或以“教育咨询公司”“家政公司”名义注册的托管机构占主流。托管机构的硬件设施和规模也天差地别。没有规范,审批和监管就没有标准和依据,这或是托管机构市场乱象频频的重要原因。 除了机构本身外,托管机构工作人员问题亦不容忽视。辅导孩子作业、和孩子打交道,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储备一定的课业知识,也需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专业的管理技巧、手段,关键是有爱心和耐心。目前托管从业门槛不高,是否有必要对进入机构的工作人员设置一个合理科学的从业门槛? 除了课业辅导,一些机构还提供食宿,这涉及到卫生、食品、消防、公安等领域,关乎多个监管部门,多头监管易导致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力,所以,责明晰任,明确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是发挥出监管功效的前提。 托管机构事关民生,关乎众多家庭和孩子们的安全与成长,并非小事。期望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部门能行动起来,给托管机构框定规则,督促执法,不能再任其继续“脱管”下去。(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