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成"紧箍咒" "隐形加班"带来新负担和焦虑
微信群成了“紧箍咒” 职场青年只想来一场痛快的“信息减负” 魏丽娜拍了张新出租屋的照片,想要发给妈妈看,但是她不断下拉微信,始终没有找到妈妈的头像。在她聊天界面里,全是通过置顶功能始终显示在前排的微信群,加上最近刚加入的两个新项目联络群,魏丽娜置顶的群组增加到27个,占据了聊天界面的前4屏。而刨除这些置顶的微信群,她保存在列、可以统计的微信群则多达481个。 工作群、项目群、有领导的群、没有领导的群、家人群、好友群、同学群、投票群、抢票群、学习群、代购群……大学毕业工作才1年,无数个群组将她迅速拉进无数社交圈。但是,复杂的社群关系并没有带给魏丽娜更多有效的社交关系,群里熟悉的朋友屈指可数。而与日俱增的微信群,却带给她越来越多的焦虑与负担。 被群关系绑架的社交人情 “你永远不知道哪位微信好友会变成微商或者代购!”并没有人征求过魏丽娜的意见,但她还是被拉进了无数代购群,“日韩化妆品代购1、2、3、4群”“下周去台湾代购走一波”“泰国7日游人肉背回超划算”……拉她进群的人里,有关系不错的同事和朋友,也有很久都没有联系过的大学同学。 朋友圈可以选择屏蔽,微信群即便设置了免提醒,仍旧会有一个扎眼的小红点,躺在微信消息栏里。还有一个代购群,群主总会@所有人,一天好几次,魏丽娜不堪其扰,想过退群,但又担心朋友看到退群提示而影响关系。“真希望微信能设计一个‘拒绝对方邀请你进群’的功能。” 除了代购群,还有无数点赞群、投票群、推广群,微信群成了一门“生意”,每个人带着不同的目的建群、加群,或基于社交、学习、相亲,或试图窥探、获取资源、建立市场。 李东阳的国庆节也因“群”而苦恼。一位小学同学结婚,先是所有人在群里齐刷刷地刷祝福,复制粘贴的都是第一个人敲打出来的文字和表情包,后来有人将自己私发给新郎的红包截图发到群里,并补了一句“虽然人没到,但份子钱到啦!”“队形”就开始变成发红包截图。李东阳犹豫许久,不得不点开群成员列表,找到新郎的头像,点击“申请添加对方为好友”。“原本没有任何私交,但是大家都这么做了,你一个人不做,就会被所有人侧目。 线下社交受限于时间与空间,微信群里却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老同学们在群里挨个表现友情;家长们在群里排队奉承老师;上班族在群里复制粘贴为同事刷祝生日祝福;部下们在群里花样为领导的发言点赞……毕业很多年后,微信群帮助李东阳重新建立起久违的班级概念,也将他拽进越来越复杂的“人情关系”里。 “隐形加班”带来新的负担和焦虑 杨舒是一名新媒体编辑。凌晨3点,热闹的北京进入短暂休眠,但他的手机却响了起来。部门工作群里,习惯熬夜晚睡的领导刚发了一个热点进去,@他“明天一早推送”。 杨舒立马在群里回复收到,然后无奈地爬起床,艰难打开电脑。他曾因为设置“免提醒”没能及时回复,几分钟后,领导就在群里再次@他。以前在QQ里,不在线的账号头像会变成灰白,对方会得到“此人无法及时收到消息”的暗示,但微信头像却常年是彩色的,于是对于领导而言,他似乎应该永远在线。 “没办法,毕竟还要工作。”杨舒记得自己推送过一篇新闻报道,宁波一家公司老板,深夜在微信工作群里发了条通知,要求员工在10分钟内上报当月营业额。正巧有位店长睡着了,没能及时回复。10分钟后,老板在微信工作群通知:你已被辞退。 工作群方便沟通,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隐形加班,困扰着无数像杨舒一样的职场人。许多指令看起来简单,只需要打个电话、查个数据,或者翻看一下聊天记录,但正是这些看起来随手可做的事,让工作变成了24小时、365天的事。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