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整治岂能“一填了之”
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京津冀巡查的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巡查组来到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位村社区,根据全国黑臭水体在册名单检查南位排水沟整治情况,结果出了“意外”:一条800米长、不足7米宽小沟“消失”了,而就在今年5月底的一次黑臭水体整治督查中,这条小沟还“健在”。后经当地百姓介绍和巡查组定位,巡查组发现,曾经的南位排水沟如今已经被土填上——社区南端一条新出现的“土路”,就是黑臭水体名单上亟待整治的南位排水沟。 黑臭水体不见了,周边百姓今后可以不再身受其害,我们是不是该感到高兴?且慢。 城市黑臭水体给百姓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是直接影响百姓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在当前全国水环境整治中,黑臭水体整治是重中之重。通过加大截污、河道内源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水体的黑、臭,这是整治所要达到的目的;地方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也都该围绕它进行。 关于黑臭水体治理,2017年住建部等部门联合编制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提出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技术路径。然而,一些地方却统统舍弃不用,而是“发明”了新方法:填埋。此前《新京报》报道援引巡查组组长的说法,石家庄5处黑臭水体有3处出现填埋的现象,其他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现象。 国家重视环保工作,一些部门因此感到有压力。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黑臭水体整治压力很大,就算目前整改已完成的,也有压力,“怕反弹”。有压力不是坏事,将压力变成动力,以更饱满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更是百姓之福。遗憾的是,压力之下,一些人开始出“歪招”了。在他们眼里,从应付检查、疏解压力角度,一填了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仅可以应付此次检查,以后也可以“一劳永逸”。 然而,以消灭水体的方式消除水体黑、臭,却背离了治理的初衷。“本来是给人治病,结果直接把人治没了,治病无从谈起”,专家的比喻很贴切。对当时来说,完成整治任务,着眼点不是应付检查,而是要还百姓水清岸绿;整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不能“头疼医头”。正如专家所言,“既然此处历史上形成了水体,就有该水体所承载的功能”,一旦哪里臭填哪儿成为治理原则,简单固然简单,却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我不敢说“黑臭水体一定不能掩埋”。个别治理难度大、承载功能又有限的水体,经过严格的评估、审批程序,以填埋方式实现治理目的,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如果治理的责任主体未经审批擅自填埋,显然不在此列。对有关部门来说,一填了之,本质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政。(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