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生命面前,“背景”俩字太扎心
10月15日晚,一条“为生命接力,与时间赛跑,时间就是生命”的消息在朋友圈不胫而走。该消息称,北京实验中学初二男孩宇泽由于意外事故,病情危急,将于16日上午5点至13点,从内蒙古人民医院紧急转至北京天坛医院,希望路途车辆有序避让,为生命打造绿色通道。之后,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两微一端”转发,北京电台交通广播更是滚动播出这一信息。 10月16日凌晨5点15分,救护车从内蒙古人民医院出发,上午9时18分,救护车队由河北进入北京界康庄。之后由交警接力开道,交警部门、媒体通过多种渠道提醒途经路线的司机注意避让。最终,救护车队一路顺畅到达天坛医院,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将近两个小时。 正如人民日报客户端文章所言,“这是一次感人至深的集体救援,唤醒了爱心,激发了善心,也打动了人心。”我本人被感动了,周围朋友说起这事也都颇为激动。遗憾的是,在网络留言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少数人将孩子受到的关注和“家庭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毫无根据的猜测,当即被知情者怼回来:“这是实验中学全校师生全在转发祈祷最后的结果,这孩子他家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无端猜测令人气愤,本不想和他们掰扯,但如果任由一些人“搅浑水”而不廓清其中是非,此次救援的正面效果也会打折扣,因为这个原因,我决定说几句。 将爱心归结到并不存在的“背景”上,这是对人们爱心的亵渎。且不说小宇泽的家是一个普通家庭,即便真的是家长有“背景”,有权有钱,他得到这样的爱心救援,有什么不可以吗?难道不应该吗?无论他的家庭背景如何,此时的他,身份只有一个:病人。一个13岁的危重病人,一个一旦路上耽搁就可能失去生命的孩子,他不应该得到社会每个人的关照吗?在生命面前,“背景”二字是那么扎眼、扎心。 “背景说”暴露了一些人思维上的扭曲,但即使这样,我仍不想将其简单归结到人性上,更愿意相信这是他们掌握信息不充分所致。我想告诉他们的是,没有任何“背景”的病人,早已享受这种“待遇”,媒体也多有报道:浙江一名小朋友眼睛受伤,警车一路开道送到上海最好的眼科医院;河北农村一个女孩被烧伤,北京也是全城刷屏让路交警开道送到积水潭医院……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动辄拿“背景”说事的人,不知作何感想。 我还想告诉他们,这种事,今后会越来越多,但它只和尊重生命有关,和所谓的身份、背景无关。在网上,一些网友提出建设性意见,那就是能否让这种爱心救援常态化,当然不限于北京,而是全国层面。从现实看,类似救援还比较少。大规模救援要动用很多社会资源,只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数量不可能很多,但和需求相比,数量仍嫌少。对一些人来说,即使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可能因为没有制度安排而不知道向谁提出相关要求。爱心救援制度化、常态化,对每个公民都是福音。 最后,祝愿小宇泽早日恢复健康,重返校园。(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