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交50元与虎崽合影引争议 哈尔滨涉事林园已叫停(2)

2018-10-14 13:55来源: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动保科工作人员介绍,因这类行为引起了不好的社会反响,10月10日当天也约谈了虎林园的负责人,明确告知园方需禁止虎崽与人合影这一项目,并要求虎林园在官网上对此情况进行说明。“他们负责人当时也承诺此后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
  ■ 观点交锋 
  近距离接触能更好了解野生动物 
  东北林业大学动物研究所所长张明海介绍,国内许多动物园为吸引游客、满足游客亲近野生动物的心理需求,都会推出和猴子、老虎、鳄鱼等各类野生动物合影留念的项目,这类情况在国内,甚至国际都并不算罕见。
  在张明海看来,现在许多野生动物,包括东北虎林园的老虎在内,因繁殖能力低下,不少均是母虎诞下幼虎后,由人工对幼虎进行长时间哺育。因此,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野生动物并不相同,相对来说与人更加亲近,也更依赖人类。如果游客能够通过近距离接触和亲近部分野生动物,确实能更好地去了解和亲近野生动物。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野生动物身上都有寄生虫,也携带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与人类接触的过程中可能给人类带来危险。同样,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健康与安全同样存在威胁。因此,在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时候,应当做好足够的安全措施,避免接触后给双方留下隐患。对于提供该类服务的动物园等机构来说,必须提供专业的设备来确保双方安全。
  除对设备上的要求外,张明海认为,动物园等机构也需要对游客的行为制定一个专业的程序,避免游客行为越轨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商业化饲养动物会对公众造成误导 
  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张劲硕博士看来,动物园、饲养场等场所,均存在社会教育的功能,也存在宣传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功能。如把饲养的任何动物都拿来做商业化的行为,是对社会公众的一种误导,可能会让人类觉得这些野生动物本应该被人类利用和使用,从而产生负面的影响。
  动物园内的动物,其行为的正常展示在国际上是被公认允许的。张劲硕说,但对动物任意摆弄、拍照等,明显不符合动物福利。“尤其是十一黄金周这类,客流量十分大。虎崽是否得到休息,频繁的摆弄和干扰是否会影响到虎崽的健康,这些都有待商榷。”且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可能影响到野生动物与人类双方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国家林业部门曾发过通知,对动物园、海洋馆等场所商业性的表演和展示进行规范要求。张劲硕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许多规范化的动物园禁止游客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但仍不乏一些企业性质的动物园以盈利为目的,迎合游客的需求。
  他解释,目前我国试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相较国际发达国家仍不完善。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比较落后,对如何保证动物的基本健康和福利等方面均非常匮乏,许多场所的动物甚至处于一种被虐待或半被虐待的状态。
  ■ 回访 
  东北虎林园已不见虎崽“营业” 
  新京报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东北虎林园是黑龙江商务厅的下属单位。2012年,东北虎林园抱幼虎拍照这一项目就曾遭到市民投诉,后被林业部门和商务部门联合叫停。
  记者联系到哈尔滨市林业局动保处。工作人员表示,虎林园的虎、狮、豹等大型野生动物超过一千头以上,按相关规定,虎林园符合商业运作条件且具备相关的合法资质、营业执照。
  10月12日,新京报记者实地探访东北虎林园。刘女士视频中同位置,用来拍照的地方已空空荡荡不见人影。旁边竖立的牌子上写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请与小虎保持安全距离”。此外,另一提示牌也提醒游客不要投食。
  虎林园内多名工作人员证实,每年的六、七、八月份为大多数老虎幼崽满月时期,会在那一时间段内推出与虎崽合影的项目。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