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均处置诈骗电话超400万次 个人信息泄露成电信诈骗根源
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记者王晓蕾)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今天,记者从国家工信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共关停违规语音专线6.1万条,“400”涉案号码从2016年月均700余个下降至目前的个位数,用户举报和公安通报封停号码总量与2017年同比分别下降55%、66%;已经全面建设完成覆盖国际口和省口的诈骗电话技术防范系统,日均处置诈骗电话400多万次,累计3.39亿次。 通信、上网、购物……现在手机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信息通讯的快速发展,通讯信息诈骗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紧急预警:主叫号码0086133XXXX4281,被叫号码152XXXX2309。呼叫时间4月24日08:05:36。主叫冒充日照公安,现被叫手机提示正在通话中,疑似正在受诈骗中。”山东省通信管理局与省公安厅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信息每天都会多次出现在他们的手机群中。 为全面深入推进通讯信息诈骗治理工作,近日,工信部指导和督促电信企业通过配备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现场拍摄留存办理用户照片、开展在线视频实人认证以及强化“一证五卡”限制等措施,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法律要求。并对国内应用商店架上8万款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针对媒体报道及用户举报所涉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过度收集、泄露或滥用等问题,加大核查力度,“我们与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动,及时劝阻受害用户36.9万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2亿余元。”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信息诈骗的根源,诈骗分子利用各行业的漏洞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情况日益突出。加上不法分子利用社会热点,不断更新诈骗脚本,千方百计规避防范策略,让整治过程呈现高对抗、快转移、难防范等特点。 据了解,下一步,工信部还将不断加强通讯信息诈骗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责任体系和强化督查、定期检查等工作举措,加大技术监测和处置力度,并强化各部门间协同联动,完善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各项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