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培育乡村工匠厚植振兴沃土(2)

2018-10-01 14:27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指导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农村部的重要职责之一。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部与地方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农业技能开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为产业行业发展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作为核心目标,不断加强农业技能开发长效机制建设,实施职业分类管理、制定职业标准、开展教育培训、严格鉴定认定,推动农业农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从1996年开始实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近些年农业行业每年培训鉴定人数都超过30万人次。截至2017年底,全行业共有537万人次通过考核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工种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的各领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农业农村部近年来做出很多积极的探索。在人才发展机制方面,进一步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支持、服务等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试点;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方面,截至2017年底,农业农村部共牵头制修订139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写88套培训教材,建立了1个指导中心、10个行业指导站;在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完善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筑牢农业技能人才工作基础,推动建立农业职业技能竞赛统一平台。而首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是对近年来农业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检验,在锤炼炉火纯青的技艺中,农业技能人才不仅可实现自我价值,更为奔腾向前的创新时代注入动力。
  进退皆民生,俯仰总关情
  盛卫来的农机驾驶员生涯是从一台借钱买的二手拖拉机开始的,短短数年过去,目前他的合作社已拥有十几台大型农机装备,带领十几人为周边数十万亩耕地服务,年收入达到十二三万元。
  在此次大赛上,像盛卫来一样的农业技能人才还有很多,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聚焦产业精准扶贫和农民创业创新,让很多贫困户通过培训转变观念、学习本领,成功脱了贫,还成为附近贫困户脱贫带头人。经过统计发现,经过培训和鉴定的劳动者生产经营效益明显高于平均水平,92%的持证人员收入显著增加,88%的受访者希望取得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带动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2017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792个贫困县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面向贫困人口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投入5.4亿元,培训农民23.4万人。2018年,农业农村部在河北省将继续实施“环京津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育行动”,示范培训脱贫带头人1000人。
  正如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所说,家畜繁殖员的技能水平对养殖户家畜繁殖的效率和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事关养殖户的收益效益,“通过比赛要尽可能地提高家畜繁殖员的技术水平,努力让养殖户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让养殖户的母牛多产牛、产好牛。尤其是对于那些通过养殖来实现脱贫的贫困户,更为重要。养殖户的母牛来配种,一定要让其配上!”其实,又何止家畜繁殖员!所有农业技能都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农业技能人才的水平越高,农民的利益才越能得到保障。
  曲终人散终有时,吾辈腾飞始于此。大赛虽然结束了,但农业技能的磨砺没有终止。大赛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发酵,而如何让大赛可持续发展令业界十分关注。正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所指出的,大赛作为一个桥梁,不仅要成为机手切磋技艺的舞台,还要能成为广大农机从业者弘扬工匠精神、勇攀技能高峰、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渠道,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