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我国首次建立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2018-09-30 14:41来源:北京日报浏览:手机版
  本报记者 李如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昨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介绍规划有关情况。2018年至2022年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5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19项,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到2022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将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
  目前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在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将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发展壮大农垦国有农业经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垦企业集团。
  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国家还将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
  建制村100%建设硬化路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数据显示,全国有近1/4的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还不到一半,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约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都还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规划提出,到2022年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国家将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了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绿化、乡村水环境治理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六个重大行动。在具体工作中,要避免“一刀切”,比如农村厕所问题。在江南,水是富余的,水冲厕所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但在特别干旱的地区,完全用水冲厕所,就不符合实际。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正在提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适宜的标准,使他们在造价上尽量降低,确实能够达到卫生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地实际。
  推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
  规划要求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国家将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一方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组织形式,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另外,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人才应是自由流动,也是双向流动,既有农村人才流向城市,还有城市人才流向农村,也有农村人才流向了城市又回到了农村,多种形式。他说:“人才流动本身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和规律。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农村人才不断集聚、农村面貌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兴旺是指日可待,这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