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培训贷”假招聘真贷款无异于金融欺诈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南京有多名大学生在求职阶段落入“培训贷”的陷阱。一些公司向求职者许下高薪承诺,但要求参加合作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并缴纳高昂的培训费用(可以用分期贷款的形式偿还)。培训结束后,有关公司却无法兑现当初许诺的职位。大学生却为偿还贷款陷入了困境。 在有关部门强力整治之下,以往针对大学生发放的“校园贷”得到遏制。2017年9月,教育部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借贷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然而,一年过去,依然有一些面向学生的借贷产品在地下生存。这些借贷产品利用部分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欠缺,非法牟利,让缺乏偿还能力的学生承受了灾难性后果。 跟“校园贷”不同的是,所谓“培训贷”带有显著的欺骗性质。首先,卷入“培训贷”纠纷的大学生本意并非贷款,而是求职;其次,借贷机构在提供贷款时,也没有向大学生明确说明还贷义务、利息等信息,只是一个劲儿地忽悠学生签字;况且,与“培训贷”绑定的培训课程名不副实,不仅价格虚高,也无法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在“校园贷”兴盛时,一些言论责怪大学生虚荣心强、消费无节制,认为学生也要为无法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承担重要责任。然而,现在的“培训贷”却瞄准了大学生的正当需求——无论是求职,还是培养职业能力,都是大学生的本分。 对“培训贷”负有直接责任者,当然是发放贷款的借贷公司,治理也必须从源头抓起。有关部门应当查一查,借贷公司与打着招聘旗号,实则欺骗大学生的公司是什么关系。在明明知道大学生缺乏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依然向其推销贷款产品,可谓金融欺诈。 开始说是招聘,后来变成了贷款,求职平台必须为大学生的曲折遭遇负责。那些推销“培训贷”的公司,往往没有真实的用人需求,顶多只是信息的贩卖者。平台理应及时将这类虚假招聘清理出去。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有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职场人称自己或身边有人在网络招聘平台遇到过虚假招聘信息。那些“培训贷”的掮客,不仅搞起了假招聘,还从求职者身上攫取利益,平台应对此负责。 从深层次考虑,大学生在求职时之所以愿意参加培训项目,本质原因还在于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信心。一些大学生因为专业不对口,不得不从头学起,通过社会培训机构掌握职业技能;另一些大学生则发现虽然专业对口,但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用人单位则希望毕业生来了就能上手。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才不得不自寻出路。 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传授高深理论知识的,应当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也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率,降低对学生的学术要求,被指责为“养鸡场”。其实,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理论知识归根结底是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如果大学传授的知识不受市场认可,也许意味着相关理论需要更新,教育方法也亟待改变。而且,大学教育应当是多元化的,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通道,并不意味着关上学术的大门。 前不久,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本科教育淘汰“水课”。一些“水课”之所以“水”,就是内容陈旧、方法落后,连教材都多年没有变化。尤其在IT等高新技术领域,社会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象牙塔里的知识却更新缓慢,甚至连教学用的软件还是10多年前的版本。接受这样的教育,大学生在求职时当然无法跟上节奏。 正规途径满足不了,歪门邪道的违规途径才会乘虚而入。面向大学生求职者的“培训贷”提供了鲜活案例。整治“培训贷”,不仅要严厉打击借贷机构,查一查与之存在密切利益关联的招聘公司;还要督促网络招聘平台做好审核与把关,肩负起应有的管理责任;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大学生学有所成,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大学理应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教育。(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网约工"合法权益亟待尽快"入法网"
- 下一篇:新闻快评:对付"霸座",须有法律手段
相关阅读: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