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大豆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2)

2018-09-25 16:20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记者:您对我国大豆种业有哪些建议?
  韩天富:建议加大对大豆育种科研投入的力度。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大豆科技人员达到2000人左右,其中从事育种工作近千人。但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相比,大豆育种队伍规模小,经费投入少。当前,我国大豆育种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投入,而大豆种子企业效益差,投入少,远远不能满足育种工作的需要。所以,要从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大豆育种科研工作给予优先支持。在国家重点科研计划中,优先考虑大豆科研项目,加大财政投入,改善育种技术手段,大力提高大豆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全国大豆科研联合攻关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全国大豆科研联合攻关的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任务统分结合、资源有条件共享、收益按贡献分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投入的育种协作攻关机制,将分散在不同单位的资源集中起来,加强育种上、中、下游的紧密结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性育种技术体系。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大豆种子行业侵权、套牌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影响育种者权益和经营者收益,造成种子企业研发投入减少,品种创新速度减慢,严重制约大豆产业发展。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品种权保护相关配套法规、条例,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中国种业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通过加大开放力度和国际合作,保障我国种业研发主体在国外的知识产权,提高我国大豆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强化国产食用大豆的市场地位。我国大豆在蛋白含量等食用和外观品质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其中,东北地区大豆生理活性物质含量丰富,适宜发展食用大豆生产;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蛋白质含量高,适宜深加工;南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宜发展食用大豆和菜用大豆。要完善品质生态区划,分区制定优质大豆育种目标,加大对高蛋白和功能型品种培育的力度,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大豆品种。(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