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中国大豆产业亟待实现均衡发展

2018-09-15 13:13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中国大豆产业亟待实现均衡发展
——第三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综述 

  近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主办方黑龙江省农委、农垦、大豆产业协会和大连商品交易所邀请的各方代表,对“新时代中国大豆产业创新升级”进行了探讨。会议认为,中国大豆产业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节点,均衡发展要成为新时代中国大豆产业升级的新基础。
  产量与品质都需要通过均衡发展实现突破
  目前,中国大豆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产量不足。要产量就需要扩大面积,但是更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潜力。据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世润介绍,大豆是黑龙江省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围绕发展绿色、有机大豆,建设了一批生产基地,大豆产业呈现恢复性发展趋势。2017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5900万亩,总产量近8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的一半,居全国首位。那么,黑龙江的潜力在哪里?
  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徐学阳介绍,垦区现有耕地4300多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垦区大豆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平均单产175公斤,接近美国大豆单产。经测算,如果黑龙江农区大豆单产达到垦区水平,在种植面积不增的情况下,黑龙江大豆可增产200余万吨。
  目前,全世界年产大豆约3.5亿吨。其中,中国年产1420万吨,约占4%。我国大豆2017年进口9553万吨,其中3000多万吨来自美国。要缓解进口压力,需要多方面发力。生产、消费、进口,都有潜力可挖。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盖钧镒认为,中国大豆全国单产平均120公斤,增产潜力首先在于机械化的突破。他说,机械化水平是我国与国际大豆生产最大的差距,即便在东北,生产机械也基本上是引进国外机械,缺乏创新。此外,品种潜力也不小,通过改良品种每亩应该有30公斤的增产潜力。
  中国南方大豆生产也走到前台了。盖均镒教授说,按照现状预测,中国食品市场有2500万吨的高蛋白大豆需求,需要1.5亿亩耕地来生产,亩产至少要达到166.7公斤。如果南方每个县市的原料都能够自给,就大大减轻了商品大豆的供应压力。所以,黄淮与南方大豆生产也应该纳入财政支持体系中,推动这些地区大豆产业走上新台阶。
  资本层面的改善是实现均衡发展的着力点
  中国大豆产业市场化早,其发展模式也是最具市场化:龙头企业引领,金融服务参与。九三集团副总裁兼哈尔滨惠康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理博说:“大豆行业风险性极高,大豆的价格由农产品属性让位于金融属性。我们90%的大豆需求需要在国外点价,点价时机把控是永恒的主题。点价之后需要点升贴水,做海运,做物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境内外货币汇率和利率的套保,回到国内做基差的点价销售,一系列操作有效与否,决定了企业命运。”
  一直相伴相随的是期货市场。大连商品交易所通过20多年的产业服务,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大豆产业之中。据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丽红介绍,大豆期货是大商所1993年成立即上市的期货品种,如今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豆产业链工具体系。为服务实体经济,大商所始终坚持服务模式创新。大商所下一步要把黄大豆1号合约彻底做一个“大手术”,要修改交割质量标准,以蛋白为指标,并把基准交割地点由大连调整到哈尔滨。合约修改后,黑龙江生产的蛋白豆都能纳入期货交割体系,有利于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交易。
  促进大豆产业均衡发展不能仅仅立足农业层面更要考虑资本层面的制约。走过15年,国家财政对于大豆产业如何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亟待确立新的扶持思路。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宝龙建议,国家对主产区、大基地的扶持举措要有利于推进产业均衡发展。而解决企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则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系统性的产业联盟来推进。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