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湖北华容:以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

2018-09-13 16:54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新华社武汉9月13日电题:湖北华容:以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
  新华社记者王贤、伍欣
  “现在的政策好,不用外出,在村里就能打工,收入稳定,生活越来越好。”50岁的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石竹村五组贫困户汪学文笑着说。
  汪学文做过10多年渔民,年轻时身强力壮,每年打渔收入能有一两万元,生活还算过得去。9年前,汪学文突发股骨头坏死,疼起来路都不能走。不能负重、无法干活,他在家歇了6年,看病花光了家中积蓄,现在每月仍要花四五百元吃药,全家仅靠妻子许又喜每年5000元的种田收入支撑。
  汪学文生活的转变,源于华容区正在进行的精准脱贫攻坚战。除了医保、低保、教育帮扶等政策扶贫,华容区围绕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以乡村振兴推进精准扶贫。
  2016年11月,看中了农村广阔的发展舞台,年近古稀的石竹村能人廖传超回乡创办的石竹生态颐养园正式开园。这座主打“农业+养老”概念的颐养园,为鄂州及周边武汉、黄石、黄冈等地近400名老人提供社会养老服务。
  有了产业支撑,像汪学文这样的贫困户就能通过就业获得稳定收入。汪学文说:“我在颐养园做保安,每月初2000元工资会准时入账。从家出发到颐养园,骑摩托车只需15分钟,非常方便。”
  “颐养园效益越来越好,现在一年能盈利一两百万元,还安排了19名贫困户在此就业。既能盈利,又能回报乡里,真可谓一举两得。”廖传超说。
  走进位于段店镇的台湾农民创业实验园,沿途成片的桃、梨等果树格外引人注意。华容区改革办主任李安良说,实验园计划投资9.8亿元,已完成投资3.2亿元。“园区建成后,水果销售、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等年产值可达4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创收可达5000万元以上。”
  投资落了地,贫困户就能获益。目前,实验园已吸纳固定农民工437人,其中贫困户75人,人均年打工收入1.92万元,周边贫困户不出远门就能就业,依靠劳动增收脱贫。
  实验园负责人郭杨福表示,土地流转用于现代生态农业开发,不仅能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创造经济价值,还能令乡村变美,让农民脱贫增收,实现多方共赢。随着果园逐渐进入盛果期,园区计划将果园外包给当地村民,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慢慢变美了,生态优势也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现在村里环境变好了,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政府还出钱安装了路灯和垃圾箱,并修建了公共厕所和污水处理池,住在村里,幸福感越来越强了。”芦花村村民刘绍祥说。
  芦花村村支书高述兵说,环境好了,游客来了,在区政府帮助下,村里修建了农家乐,每年有24万元租金收入,其中的六成分给村里的贫困户,四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我们村是省级贫困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空心化严重,过去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高述兵说,现在村里有钱了,村组织的建设也更有力,有信心带领全村的贫困户在2019年集体脱贫。
  华容区委副书记成华丽说,他们出台了《华容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为1858个贫困家庭发放种植养殖产业补助资金301.5万元;在6个村兴建小型光伏发电站,规模达660千瓦,为416户贫困群众提供收益分红28.8万元;全区流转土地面积7.2万亩,建成生态农业基地103家,成立农民合作社18个,吸纳760名贫困人口到合作社打工。
  “让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资源变资金、农房变客房、农民变股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华容区委书记姜飞轮说,“我们相信,只要让乡村美丽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以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就能断穷根,实现真脱贫。”(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