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鸡啄米”到计算机
从工商恢复建制算起,我与工商部门的缘分刚好40年。我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市渝北区工商局,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打字室分捡集市贸易报表。 一到打字室,打字员便起身迎接道:“我叫小芳。欢迎来帮忙!”看到我好奇的样子,她向我一一介绍打字机的构造,告诉我字盘、按钮、滚筒等名词。我内心感叹道,太现代了!我们学校还在刻钢板呢!从此,我就与这台打字机结了缘,送文稿,搞校对,付印分发,看着起草的文件变成铅字,邮送到县市局,很有成就感。 这台工作起来像“鸡啄米”的打字机,我一用就是6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的概念不断出现,电脑产品开始面世。我们单位旁边某商户买了一台电子打字机提供打字服务,我们便将重要材料送去打印,一般简报还是用普通打字机。1986年,我们单位也终于有了一台四通打字机,虽然它看起来还是那么笨拙,屏幕那么小,但在当时已经够现代了,改字也不需要改正液,将错别字拉到页边,写上正确的字就可以了。 1989年我从市场科调到办公室,天天与文字打交道,经常听说哪个单位买了计算机,有人在学打字,我非常羡慕。第二年,我局也买了两台AST电脑,一台放到打字室,一台放在企业科。虽然有了计算机,但很长一段时间它只作为打字机用,非常可惜。为此,我向领导建议利用计算机开发软件,用来打印营业执照。这个软件开发后,我局通过计算机打印出营业执照,结束了几十年手写营业执照的历史。随后10多年,我局的电脑不断增加,很多人都放下手中的笔,学起了打字。 2003年办公室革命真正开始。市局正式吹响信息化建设号角,各基层局纷纷成立信息中心,配备专业计算机人员,开发办公自动化软件、业务管理软件和12315监管平台,系统从市局到区县局再到工商所三级联网。我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新闻、批阅文件、办理事务,从此不用翻阅沉重的文件夹,不用为一个数据东翻西找,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从“鸡啄米”打字机到电子打字机再到计算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水平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便利化程度也大大提升。随着信息化监管软件越来越成熟,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水平必将不断提升,监管服务工作也将更加高效便民。 □重庆市工商学会 张俊林(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首批隐私条款评审结果发布 09-25
- 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显成效 4412户涉旅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05-19
- 青海“七五”普法中期督查考核获好评 11-19
- 四川召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培训会 09-25
- 天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 04-09
- 四川严打非法会销保护中老年消费者权益 02-09
- 督查不是“面子工程” 09-03
- 湖南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1-30
- 吉林认真办理代表建议 实现“三个100%” 10-11
- 南宁实现动产抵押登记“一次办结” 11-2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