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公安 >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警方用了哪些“黑科技”

2018-09-07 17:20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公安改革,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着力建设智慧公安、打造数据警务,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采集基础信息,加强关联比对,切实提升了打防管控服效能。
  今明两天,本报推出“建设智慧公安 增强打防管控服能力”专栏,刊发《法制日报》记者实地走访浙江、广东、天津、河北四地公安机关,采写的介绍这些地方公安机关借助“黑科技”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稿件,敬请关注。
“智安小区”推进嘉善社会治理现代化
县域智慧安防新常态正在形成
  法制网记者 陈东升 通讯员 林志强
  在鱼米之乡浙江省嘉善县,除了小桥流水人家,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智安小区”。
  从2014年开始,嘉善县公安局试点开路,在全县建成首批11个“智安小区”。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嘉善县公安局了解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经过4年辛勤耕耘付出,目前,嘉善县已建成120个“智安小区”,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县全覆盖。嘉善首创的“智安小区”曾被评选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是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社区小平安累积社会大平安
  以往,居民小区基础数据的采集全靠上门走访。进出人员、车辆等信息仅依靠物业保安员的一支笔和一本册,信息采集效率低下且错误率高,工作模式也无法适应新时代小区治安管理的现实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智安小区”应运而生。
  “智安小区”智在何处?近日,记者走访了嘉善县几个小区,实地感受嘉善警方运用“黑科技”的魅力。
  记者注意到,每一个“智安小区”的进出口,都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它的作用可不是简单的监控记录。
  “咔嚓”,只要有人员进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便马上工作,拍下来者的照片,存进后台数据,车辆进出时,高清摄像头同样会抓拍到车牌信息。
  小区一位居民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总担心电动车被盗,现在建起了‘智安小区’,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辖区民警唐国涛介绍说,在“智安小区”建设中,他们采用了两类建设标准:封闭式小区以智慧安防设备集成应用为重点;开放式小区以“虚拟封闭+安装摄录一体机”为重点。在小区出入口安装车牌抓拍、人脸识别、电动车RFID防盗感应和二代身份证采集等五大系统,真正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
  用数据提升打防管控服效能
  2018年3月,家住大云镇新农村缪家新村的李先生手机上突然收到家中门磁报警推送的信息。李先生打开远程视频联动功能,发现有陌生人闯入家中,便立刻用摄像头拍下嫌疑人长相,直接点击报警按钮,App自动拨打报警电话,同步推送报警图像及案发地点至相关民警的智安社区App上。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出警,将正在行窃的黄某当场抓获。
  速度如此之快,得益于嘉善公安局研发的智安小区管理分析平台。平台集成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电动车防盗、重点部位巡更、小区公共视频、家庭摄录一体机、App信息传送等系统于一体,实现对治安要素的异动预警和违法犯罪的精准打击。
  目前,“智安小区”已累计采集车牌、人脸、电瓶车等轨迹数据超过120亿条。
  记者了解到,依托同步搭建的“善警大脑”平台,嘉善公安局深度融合“智安小区”数据云,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实时预测预警预防各类违法犯罪,快速精准锁定嫌疑人轨迹,为侦破案件提供最后一公里的落地支撑。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