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江苏泗洪“以水破题”,打造现代生态农业

2018-09-02 10:25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江苏泗洪“以水破题”,打造现代生态农业
  鱼米之乡细算绿色账(聚焦产业振兴)

  本报记者 赵永平
  8月的洪泽湖,碧波浩渺,水天一色,鸥鹭翔集,苏北水乡别具诗情画意。
  江苏泗洪县穆墩岛村民祖辈生活在湖心岛,深感一湖清水来之不易。“过去靠水吃水,家家养螃蟹,蟹塘越建越密,水越来越差。”村民杜江国说,如今退塘还湖,蟹塘变身水上生态牧场,采收芡实、莲藕,保护生态,富了口袋,老渔民有了新生计。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泗洪坐拥湖区40%的水面。生态优势如何变经济优势?县委书记王晓东说,作为全国首批“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泗洪坚持生态立县,咬定绿色转型,既算增收账,也算生态账、长远账,让“生态+农业”落地生根,绿水青山变成“绿色银行”。
  做好田野“加减法”,让农业回归绿色本色
  泗洪有200万亩耕地,75万亩原生湿地,11条河流过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然而,长期“走水路、发水财”,粗放发展、过度开发,河湖生态退化,路子越走越窄。泗洪人反思,什么是长久增收之路?
  痛定思痛。泗洪全面实施绿水青山专项行动,在洪泽湖区退渔还湖、拆除网箱、铁腕治污、联通水系,守住生态红线。
  退渔还湖并不容易。半城镇副镇长杜元青说:“许多渔民从小生长在水边,一网下去就是钱,不让打鱼、养蟹了,往后生活咋办?”
  该减的减下来,该加的加上去。“不能饿着肚子保生态”,政府引导转型,在湖面滩涂建设水上生态牧场,统一规划和管理,一水多用、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半城镇渔民丁杰刚采摘归来,船上满是新摘的莲蓬,剥开莲子轻嚼,丝丝甘甜。丁杰说:“水质好了,菱角、莲藕产量好,价格高,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不比打鱼差。”
  农业向绿色转型,岸上同样在变。龙集镇姚兴村种粮大户田金林,如今成了“养虾大王”。前些年,田金林流转了380亩土地,一麦一稻。“肥没少下,粮没少打,就是挣不了多少钱。”老田深切感到,地也得换个种法。
  “养生态虾,种绿色稻”,2016年田金林尝试稻虾共作,一年下来尝到了甜头。“以前,传统一亩水稻只能挣几百块钱,而现在稻田养小龙虾,不施化肥、不撒农药,水稻价格能多卖好几倍,一年亩产小龙虾200斤、优质水稻1000斤,产值有上万元。”
  推广稻虾共作,龙集镇创建了稻虾产业园,制定绿色生产标准,发展1.6万亩稻虾高效种养面积,占到全镇耕地的40%。“产业结构调整好,今年龙虾吃到饱。好水好虾价格高,农民增收开颜笑。”养殖户尹龙用一首打油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田野上的“加减法”,换来产业结构一手好牌。全县累计退渔还湿、还湖面积10多万亩以上,建成水上生态牧场8.26万亩,新增休耕轮作面积5万亩,有力提升生态修复能力;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稻虾、藕虾共作面积15万亩,促进农业减肥增效;推广农业“三新”工程,发展软籽石榴、蚕桑等经济林果11.3万亩,更好发挥生态效益。
  泗洪农业逐步回归绿色本色,焕发出新的生机。
  龙头带动全产业链,让绿色品牌叫响市场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变革。如何让小农户融入产业,如何让好产品对接市场,泗洪推进经营体系变革,做强龙头,做大产业,带动新理念、新技术落地。
  在沃德农业公司小龙虾加工车间,工人正在熟练地分拣、清洗,经过加工、速冻,一车车各种口味的小龙虾销往全国各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