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光明日报]依法行政 稳定公众对未来的预期

2018-09-01 13:30来源:光明日报浏览:手机版
  由滴滴顺风车惨案引发的舆论还在持续发酵中。从复盘案件到追究刑责,从剖析商业模式到聚焦监管漏洞,从对黑色产业链的彻查到对网约车新规的理性建言,短短几天时间里,对该事件的公共讨论不断趋于纵深。公众舆论与职能部门良性互动、言与行始终没有偏离“法”的轨道,仅这两点就足以映照出“法治中国”下社会的进步。 
  法治中国,是一套宏大的战略布局,也有赖于细节的雕琢。每一次有关法律的讨论,都能为“法治中国”带来不少的“存在感”,公众对法治脉络多一度的明晰,都将转化为夯实法治信仰大厦的凝固剂。个案是时代的症状,近来相继发生的性侵、环保、疫苗、网约车等案件的走向及处理,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法治中国建设的成色;包括劳教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镜头下执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登场,也持续彰显着法治的温暖和力量。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开创的依法治国新局面,都一再证明作为人类千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依法治国在维护社会秩序、增进民众福祉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为一种软实力,有利于社会共识的凝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但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没有政府的法治化,就没有社会的法治化。这不仅是因为行政机关作为实施行政法规的重要主体,不可避免地会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覆盖个体一生的整条时线;还在于相对于普通个体来说,行政机关的管理思维和行政习惯具有示范意义。尤其是在无数媒体“聚光灯”和“显微镜”下,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所谓“示范”都会被迅速放大。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政府并不必然带来所有人学法信法守法,但少数公职人员试图“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做法必然要对法治中国的公信力下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治,就是为了增强公众的安全感,让人们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两千年前商鞅变法,“徙木立信”,立的是诚信,更是百姓对新法、对未来社会关系及秩序的稳定预期。今天,各级政府更应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慎用手中的权力,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唯有如此才能取信于民,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营造公平、正义、可预期的环境,真正回应好民众的呼声与期待。 
  也由此,依法行政一直是“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优先级议题,并纳入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予以重点部署。从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的出台,再到日前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留下的时代烙印也愈加鲜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呼伦贝尔草原上没有手续仅靠“政府认可”就违规建起的垃圾场多少显得有些违和,但“见光死”的后果和“正补手续”的进展多少让人有些欣慰。因为,在强大的监督面前,权力之手再也不能随心所欲、放肆乱伸了。 
  在距离呼伦贝尔三千多公里之外的浙江嘉善县,它在法治建设道路上的创新探索和丰硕成果,则让人们更加坚定了加强依法执政的信心和决心。在这里,1502项群众企业和政府办事事项100%“一次办结”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更难得的是,这1502项公开办事事项标准目录和工作规范,全部由法制办进行了合法性审查,确保于法有据,于民有益。嘉善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其发展的秘密就藏在法治的细节里。 
  当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觉选择,全社会必将收获实在的福祉和光明的未来。(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