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困境中的坚守与变通——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谈援外医
新华社哈博罗内8月18日电 通讯:困境中的坚守与变通——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谈援外医疗 新华社记者杨孟曦 “缺医、缺药、缺器械。”中国援助博茨瓦纳第15批医疗队麻醉医生林鹏焘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援非5个月来最深的感受。 林鹏焘2006年获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麻醉学临床博士学位,一直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诊疗工作。2018年3月中旬,他抵达博茨瓦纳,在首都哈博罗内市的公主玛丽娜医院执行援助任务。这家医院是博茨瓦纳最大的公立医院,拥有8位麻醉主治级以上医师,其中3位是中国医疗队员。 林鹏焘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援外医疗,这里艰苦的医疗条件超出了他的预期,药物过期或短缺、器械耗材不全等难题,使得相关的手术麻醉风险重重。 采访中,他向记者介绍了本月初参与的一起子宫肌瘤剜除手术经历。他说,由于患者肌瘤多发、体积大,且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患者在手术中失血累计达4800毫升,并一度处于休克状态。而此时,“医院血库明确告知仅有800毫升红细胞可供使用”。 危急时刻,林鹏焘采取了包括控制并维持好患者的血压等多种措施,同时建议手术医生尽快止血,并适时中止手术。虽然子宫肌瘤没有全部剜除,但患者最终平安脱险。 主刀医生塔德莱事后感慨地说:“林医生,您太棒了!要知道,好的麻醉医生对一台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面对器械、设备短缺,甚至药品断供,(我们)常常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林鹏焘说,博茨瓦纳药品与医用器械耗材几乎都是依靠进口,由于管理流程的原因,某一物品已经零库存才想起订购不足为奇,而从订购至送达一般需要一至两个月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尽量使用可以替代的药品或是修改麻醉方案来满足手术需要。 例如,本月7日,他计划进行一台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剖腹产手术麻醉,但因相关套件过期无法使用,本来拟定的麻醉方案难以实施,他只得临时改变方案对患者进行麻醉。“这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好在最后麻醉及手术非常成功,母子平安。”林鹏焘回想起手术时的情形,抬了抬眼镜,略显消瘦的脸上露出微微笑容,却难掩眼中的无奈。 面对困难,用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真诚努力地为患者减轻痛苦、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始终是中国医疗队员们不懈的追求。林鹏焘说,“这既是我们完成援外任务的决心使然,也是医者对患者的仁心所至”。 给林鹏焘当过助手的博茨瓦纳当地麻醉医生巴里克说,给林医生当助手不仅使他们在技术上受益匪浅,中国医生这种尽全力为患者着想的精神也令他们非常感动。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阳泉市检察院对假酒销售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2-23
- 把认罪认罚从宽作为“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实 05-30
- 香港各大政团社团一致谴责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暴行 07-22
- 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晓建被开除党籍 04-16
- 侵华日军“513”部队首被发现 日本老兵:主做细菌研究 06-03
- 天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权健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2-29
-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03-08
- 宠物殡葬行业问题多 宠物墓地回避是否有资质问题 04-13
- 步长董事长女儿花巨资上斯坦福?董秘:以公告为准 05-03
- 为辖区无证摊贩开绿灯 这场街角巷落的微贪腐案尘埃落定 07-07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