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托起致富梦
在尼勒克县乌赞乡乌赞村大片的农田里,种植的不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而是连片的苜蓿草。“全村7566亩耕地,现在种植的全部是苜蓿草和红豆草。”7月22日,尼勒克县政协办公室驻乌赞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旭明说。地处偏远的乌赞村是全乡唯一一个纯牧业村,2017年,工作队驻村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面积推广种植效益好的特色经济作物。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土地流转,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万亩饲草料示范基地,带领村民依靠种草走上致富路。 “以前,因为饲草料不够,村民去别的县购买,增加了养殖成本。”李旭明说。 尽管如此,工作队说服村民放弃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也费了不少功夫。“我们跟村民算了一笔经济账,种一亩小麦,成本就得400元,一亩地也只能挣200多元。种苜蓿草每亩有100元的退耕还草补贴,算下来,一亩地的成本还不到100元,可以产800多公斤饲草,按每公斤0.8元的市场价,除掉成本,还能挣五六百元。”李旭明说,“种苜蓿草只需浇浇水,空余的时间可以发展养殖业,也可以出去打工……” 村民最大的顾虑还是饲草的销路问题。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种出来的苜蓿草不仅不愁卖,还成了抢手货。“自己家用不完的,可以卖给其他养殖户、饲料加工厂,外地的养殖场也和村里签订了饲草收购协议。”李旭明说。 种植饲草,不仅增加了乌赞村村民的收入,也带动了村里的养殖业。 村民克里西别克·加勒哈斯别克过去最发愁的就是饲草料。“我家只有20亩饲草料地,每年都得去别的地方拉运草料。这两年饲草料在村里就能买到,养殖成本降低了不少,我也敢多养些牛羊了。”克里西别克说。 2017年,克里西别克养了8头牛、10匹马、50只羊,一年下来,挣了7万多元,一家五口人,人均收入达到1.4万多元。 2017年,乌赞村人均收入比2015年增加1750元,达到1.38万元。 为促进农牧民增收,近年来,尼勒克县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禽则禽”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惠及贫困户2183户。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和布克赛尔:示范引领促增收
- 下一篇:浦东绿叶菜生产供应平稳 首批补偿金下周到位
相关阅读: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