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吉林省农业农村新技术新模式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2018-07-06 16:26来源:吉林日报浏览:手机版
  吉林省稻田综合种养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实践,已发展到40余万亩,主要包括稻田养蟹、养鸭、养鱼等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符合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要求,是生产绿色、有机稻谷的重要措施之一。
  稻谷增产增收效果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将种稻和养殖蟹(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发挥水稻和养殖蟹(鱼)共生互利的作用,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的效果。稻田养殖蟹(鱼)后,不仅每亩收获20公斤左右水产品,水产品增收300-1500元,还能促进水稻增产,较水稻单作增产7%-10%,实现了有机水稻和有机蟹(鱼)双丰收,种植出的稻谷还成为优质大米的一个品牌标识,助力“吉林大米”品牌建设。
  生态效益好。稻田养殖的鱼鸭蟹等对农药十分敏感,又具有增肥、除害、除草的效果,化肥和农药用量平均减少20%-40%,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田埂加高、加固,开挖鱼沟,起到抗旱保水、调节气候的作用,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有效提升地力。连续三年以上开展稻田养蟹的稻田土质明显转好,土壤有机质含量79毫克,氮磷钾含量成倍增加,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田地。以“稻田养鸭”为例。稻田每公顷可养成鸭150只,纯收入可达750元。鸭稻比普通水稻价格平均每公斤多卖1元,水稻产量按1.5万斤计算,公顷可增收1.57万元。2017年吉林省稻田养鸭面积3000公顷,共增收4752万元。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为了防止鸭跑失和天敌侵害,放鸭的池埂边要用高50厘米的细眼尼龙网或细铁丝网围起来。在池埂或稻池边的空地上要盖一个小型鸭棚,供鸭子休息。养殖品种应选择成鸭后体重在1.5-2千克,抗逆性强的本地鸭或专用鸭,不宜选择体大肉食型鸭。吉林省春季天气凉,小鸭直接放到田间容易死亡,需要孵鸭后在家里喂养。因此,孵鸭时间应早于放鸭时间30天以上。放鸭时间不宜过早,一般选在6月10日左右,天气晴好时的上午10点后放鸭,每亩放8只-12只,公鸭和母鸭的比例为1:4,以便增强田间的活动能力。坚持每天晚上喂饲1次,后期如果鸭大草少,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收鸭时间。出穗后灌浆初期收鸭,防止鸭吃稻穗。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要十分重视稻田养蟹的防逃工作,经常检查维修防逃设施、堵塞田埂漏洞,防止暴雨冲垮防逃设施和田埂、大水漫过田埂等,还要防止农药、化肥对水质的污染,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水蛇、水老鼠等敌害。养蟹田应选择遇旱不干、大水不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量充沛无污染,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交通便利保水力强的田块,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一般可选择中低产田进行稻田养蟹,增产增效更加明显。选择放养的扣蟹外观个体均匀、肢体完整、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色浅、无挂脏物、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无病无伤、活力强的蟹种。6月上旬在水稻施完促分蘖肥后,把扣蟹放入稻田。在投放蟹种之前,应用田水喷淋蟹种3-4遍,使蟹种逐渐适应因水,然后让其自行爬入田中。一般每亩放养每公斤100-120只的扣蟹4-5公斤,幼蟹要求规格整齐,肢体齐全,体质健壮,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调控好水质稻田养蟹的饵料投喂方法,每天投喂2次,早晨6时至7时投喂一次,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每天傍晚5时至6时投喂1次,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9月中、下旬水稻收割前,主要采取地笼捕捞、灯光诱捕、干塘捕捞等方法放水捕捞扣蟹。捕获后的扣蟹放入池塘口较深、水质条件较好的越冬池进行暂养或越冬,留作第二年蟹种用。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