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桦甸:走好脱贫致富路 催开百姓幸福花

2018-07-06 15:58来源:吉林日报浏览:手机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如何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真正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是桦甸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桦甸市变输血为造血,在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的同时,还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产品开辟多种销售渠道,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长效脱贫的致富新路。
  去年,桦甸市10个省级贫困村有4个脱贫出列,该市5676户贫困人口,有4387人实现稳定脱贫,其扶贫工作干得实、效果显著,一举获得2017年度吉林市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第一名,成绩的背后是桦甸市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更是心系百姓、造福于民的责任担当。
  日前,记者多方走访,挖掘出桦甸市在扶贫工作上真抓实干的诸多亮点,探寻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秘诀”。
  强化产业扶贫 实施整村推进
  发展产业项目是桦甸市带领贫困群众致富的“源头活水”,通过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智囊团“把脉会诊”的方式综合施策,帮助贫困户增收。
  眼下,桦甸市桦郊乡友谊村的花苗长势正旺,本月中旬,这个占地30公顷的花海就能正式亮相游客。友谊村是插花村,去年村里整合贫困户7公顷土地,打造“花海农家乐”,仅门票一项,就带动村集体增收21万元,每户分红1200元。今年,花海规模继续扩大,前景更为可观。
  友谊村党支部书记吴祥告诉记者,花海项目让村民有活干了。从4月末到8月末每天平均用工量达到50人,优先录用本村贫困户,收入80元到200元不等,栗金友、杜永集、石盘习等贫困户年内可收入近万元,年底可实现脱贫。
  与花海项目一同落地开花的还有新能源产业项目。通过叩门招商,该市先后引进吉林环投、北京三聚两家大型企业,与桦甸城发实业公司合作开发秸秆压块加工项目,每年企业拿出部分收益给贫困户分红,各乡镇合作社秸秆收储运的全部收益也用于全乡(镇)贫困户分红,实实在在鼓起了贫困户的腰包。
  近两年来,桦甸市积极推进整乡整镇扶贫项目14个,整村实施项目67个,项目总投资7663万元,引领、帮扶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390个,实现了产业项目贫困人口多重覆盖,达到了产业扶贫的预期效果。
  落实“一户一策” 实现精准扶贫
  60岁的姚运刚是桦甸市常山镇清水村的贫困户,通过村里考察分析,被评定为脱贫边缘提升户,在镇长张伟的包保帮助下,姚大爷办起了笨榨豆油作坊,成功实现了脱贫。
  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基础上,桦甸市对单个贫困户逐个分析研判,采取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的精准扶贫措施。
  该市将贫困户分为4类:脱贫稳定提标户、初步达标巩固户、脱贫边缘提升户和深度致贫攻坚户,针对脱贫边缘提升户,通过收入再提高、保障再覆盖等措施,帮助其收入达到脱贫线以上;针对深度致贫攻坚户,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政策再覆盖,产业分红再扩大等方式,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实现脱贫。
  不仅如此,磐石市还根据实际情况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定实施了《贫困户网格化管理机制》,在个人包保基础上,形成市、乡、村、行业等构成的网格化管理包保制度。目前,桦甸市成立7个攻坚组联保攻坚,正逐村建立驻村工作队,确保包保工作更精准、帮扶成效更明显。
  为保证脱贫攻坚工作公开透明,桦甸市建立工作留痕机制,推行了“识别退出”“政策落实”“家庭收入”三套“百姓明白账”制度,每户统一发放包保帮扶工作手册和明白卡,使包保部门帮扶责任落实有据可查、笔笔有踪。
  搭建营销平台 延伸帮扶链条
  近日,桦甸市扶贫产品营销中心接了一笔大单:大连市一家经销商购买了9000箱桦甸市红石绿芝蛋鸭养殖基地生产的扶贫蛋制品,销售收入达到18.8万元。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