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精心编制"脱贫网"市镇村三级联动"筑坝"
今年以来,莱州市围绕脱贫攻坚质量“全面提升年”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投入、精准发力,脱贫成效得到新的提升。 最近几天,位于莱州市城港路街道路宿郑家村丰阳合作社的韭菜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收割韭菜。据了解,这些新鲜的韭菜将经过深加工后远销日本。 品质高、销路旺,大棚效益好,受益的不仅是合作社,村庄和贫困户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路宿郑家村将上级的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到合作社,在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合作社的收益每年按比例进行分红。“合作社目前共流转土地1356亩,在扶贫工作方面,我们合作社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每年每名贫困户可拿到分红1000多元。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我们优先录用到合作社务工。”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敏表示。 近年来,路宿郑家村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依托“合作社+土地流转+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龙头带动”,进一步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分红。2017年年底,该村顺利脱贫摘帽。 莱州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整合实施扶贫产业发展项目32个,实现收益233.96万元,覆盖带动贫困群众2074名,有效推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贫困村摘帽。 产业扶贫实施过程中,莱州市严把“程序”关,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坚持“资金跟着贫困人口走、贫困人口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扶贫产业发展项目精准扶贫要求实施,确保建设内容和用途的刚性约束,使每一个项目都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了涵盖140个项目的莱州市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资源库,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产业项目立项都进行专题论证,积极引导经营稳、效益高、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广泛参与,实现扶贫项目有依托、经营主体有项目,让扶贫资金既安全又有高收益,同时又培育壮大了产业基础和经营主体。投资400万元的朱桥镇高效节能全自动温室大棚项目,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项目建成后租赁给莱州市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同时,每年上缴扶贫收益48万元,为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源头活水。 “两个儿子在今年年初时,与我签订了一份协议,每年给我3000多元养老钱,他们都很孝顺,现在吃穿一点不愁,日子过得挺乐呵。”路宿郑家村80岁的王学法是该村的贫困户,因大病致贫(肠癌)。王学法所说的“协议”,是家庭赡养协议书,这份协议从生活保障、精神抚慰、“四德”表现等多方面对贫困老人赡养明确子女的赡养义务,达到规定赡养标准的,莱州市扶贫孝德基金还会给予贫困老人120元或240元两个档次的补助,在弘扬孝道美德的同时,切实保障了贫困老人的生活质量。今年,路宿郑家村还安排了2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公益性岗位,并为6名贫困老人发放孝德基金奖补1440元,全村15户贫困户有了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以来,莱州市不断强化脱贫攻坚工作市、镇、村三级管理机制,抓问题整改,补齐脱贫攻坚短板,筑牢脱贫攻坚堤坝。开展一季度“问题整改落实季”工作,对照上级反馈问题,先后制定了莱州工作方案,同步明确了分工,卡实了责任。开展了扶贫档案互查互评,对17个镇街50个村庄的270份档案进行了细致检查,通报反馈问题200条,目前全部整改完毕。召开了各镇街和相关部门问题整改落实汇报会,对整改进度和成效进行了专题调度,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再次布置安排。组织开展了全市整改落实情况大督查,对照整改方案逐项看进度、查结果,并下发通报限期整改。对32个扶贫产业项目档案进行全面梳理检查。5月14日启动了全市贫困户档案大检查活动,对全市17个镇街所有贫困户档案逐本逐页核对,确保扶贫档案不留死角整改到位。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