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三:文风是小事吗

2018-07-04 17:42来源:人民网浏览:手机版
  文风不端照见心态不正,语言浮夸助长风气浮夸。靠贬低别人、吹嘘自己来耍威风、逞能耐,已成一些自媒体账号招徕关注的惯用手法。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浮夸文风都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其结果只会是误国害民。
  不可否认,每个人、每个网络账号都有各自的写作、创作风格,正因为这种差异性和多元性,才形成了汉语世界的洋洋大观,才有了舆论场里的百花齐放。但也要看到,为文有为文的格调,言论有言论的底线。“哭晕体”“跪求体”这些浮夸骄横的文体笔法,通过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来迎合一些读者傲娇自大的心态,不仅超出了平实自然的为文格调,也僭越了言论客观公允的价值底线。浮夸自大文风的确可以激起许多麻木赞许和廉价笑声,也极容易被更多人模仿,但这样以逞口舌之快的形式谋求“精神胜利”,只会制造浮夸风气、混淆是非黑白、颠覆公众认知、极化国民心态,毫无裨益可言。
  文风不是小事,因为文风还连着党风民风。语言漂浮、文风浮夸,素来是为文者的大忌。从纸上谈兵的赵括到刚愎自用的马谡,历史里从不乏夸夸其谈而引致败局的案例。有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听国民党官员和共产党人讲话的差别:前者官声官气、空洞苍白,后者为民立言、充满希望,让人感慨“一看语言文字,就知道谁战胜谁了”。一些自媒体散布“哭晕体”“跪求体”文章,必然会助长骄娇之气,激增民粹情绪,导致民众看不清事实真相,看不到真实差距,平添浮躁傲慢风气。浮躁和浮夸,于文于人、于国于民都可说是“瘟疫”,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什么样的文风才是好文风,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足够多的答案。他曾援引郑板桥的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强调写文章应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大空,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躬身垂范的。比如“之江新语”专栏文章,每篇不过寥寥三五百字,引经据典论述有力,讲道理浅显易懂,谈问题直击痛点,文章中的许多思想和提法,现在看来依然值得咀嚼回味。
  今天的中国,已经逐渐跨越经济崛起的门槛,行进在文化崛起、文明再造的关键阶段。社会价值如何建构?国民心态如何涵养?文化自信如何建立?文风的价值形塑、导向引领作用,可以说愈发凸显。无论是增强“四个自信”还是讲好中国故事,无论是引领社会舆论还是凝聚社会共识,都呼唤自信平和、谦逊朴实的好文风,都需要通过“文以载道”来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各类自媒体,锤炼好文风都可以说是不可懈怠的责任。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风是态度,文风是作风。要让健康向上、激励人心的文风充满网络空间。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