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低龄化,禁毒教育不能掉线
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成果。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局长曹学军指出,中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目前全国收治了900多名16岁到18岁之间的未成年吸毒人员(6月26日《国际日报》)。 毒品的危害人尽皆知。吸毒人员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毒品已经侵入本该纯净的中小学校园,无疑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全国各地都组织了不少禁毒宣传活动。特别是国际禁毒日之际,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社会各界,都参与到禁毒行列中来,志愿者更是为此付出诸多努力。这对于营造禁毒氛围,唤回失落的灵魂,确实很有必要。但是“毒患猛于虎”,禁毒宣传应该制度化、常态化、形式多样化。对此,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禁毒教育责任。 好奇、无知、错误的人生观的影响,还有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吸毒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毒品在吞噬着涉世不深的下一代,加强禁毒教育迫在眉睫。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学校教育缺位,或者说教育者本身对毒品具有严重危害都没有清醒认识,没有引起重视,又怎能让孩子深刻认识毒品的严重危害呢? 何况,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好奇心强,本来就更容易为毒品所吸引、俘虏。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真正远离毒品,教育部门与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来,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把毒品的危害原原本本告诉他们,帮他们增强远离毒品的心理防护能力。尤其是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与留守儿童,要倾注更多关爱。 禁毒教育事关重大,而破解吸毒低龄化的问题是禁毒的重要环节。加强禁毒教育,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孩子对毒品的认识能力,也会增强他们对毒品的“免疫力”。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对禁毒宣传教育提档升级并发展成为制度常态,才能筑牢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防线。 此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毒人员增加、毒品犯罪无孔不入,也给孩子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除了禁毒宣传进校园以外,相关部门要花大气力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创建“无毒社区”,让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成长。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资讯排行榜